课件编号1687160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35323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二,人教,PPT,17张,课件,课时
  • cover
(课件网) 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季节变化与热量差异现象; 能够结合当地季节变化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利用地球上的五带分布图说出五带划分的界线,并能够举例说明各带的特点。 地球的公转 谈谈你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感受吧! 感悟分享 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课本第13页,思考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与周期。 定义 方向 周期 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课本第11页,思考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与周期。 定义 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年 温馨提示: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是相同的,都是自西向东,但周期不一样。自转周期是一天,公转周期是一年。 观察发现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思考地球公转有什么样的特点? 观察发现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思考地球公转有什么样的特点?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如右下图。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讨地球公转产生了哪些自然现象。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讨地球公转产生了哪些自然现象。 1.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有规律地在23.5°N和23.5°S之间移动。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在23.5°N,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位置。此后太阳直射位置南移。每年冬至日,太阳直射在23.5°S,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位置。此后太阳直射位置北移。太阳直射位置在23.5°N和23.5°S之间来回移动,因此我们把23.5°N和23.5°S这两条纬线称为回归线,23.5°N 称为北回归线,23.5°S称为南回归线。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移至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然后太阳直射点又向南移,移至赤道时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向南移至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后太阳直射点再一次向北移,周而复始。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讨地球公转产生了哪些自然现象。 2.季节变化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假如地轴不倾斜,则太阳永远直射赤道,没有四季的变化 温馨提示: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相反,如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是春季时南半球是秋季。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讨地球公转产生了哪些自然现象。 3.昼夜长短 极昼和极夜 极昼和极夜是南北极及其附近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称为极昼;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称为极夜。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以把这两条纬线称为极圈,66.5°S称为南极圈,66.5°N称为北极圈。 昼夜长短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节气 太阳光直射位置 日期 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 赤道 3月21日前后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北回归线 6月22日前后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秋分 赤道 9月23日前后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南回归线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讨地球公转产生了哪些自然现象。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也叫太阳高度。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变化规律:受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影响,某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一年中,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冬季较小,夏季较大;热带地区被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