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872319

28《国殇》课件(共22张PPT)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日期:2025-02-11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39919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国殇,课件,22张,PPT,高教,中职
  • cover
(课件网) 《九歌》屈原 国 殇 叁 理解诗人祭奠楚国将士的悲壮之 情;感悟诗人的爱国精神。 贰 了解诗歌中所描写的战斗场景。 学习目标 壹 朗诵诗歌,梳理诗歌的大意。 叁 理解诗人祭奠楚国将士的悲壮之 情;感悟诗人的爱国精神。 贰 了解诗歌中所描写的战斗场景。 壹 朗诵诗歌,梳理诗歌的大意。 叁 理解诗人祭奠楚国将士的悲壮之 情;感悟诗人的爱国精神。 贰 了解诗歌中所描写的战斗场景。 壹 朗诵诗歌,梳理诗歌的大意。 学习目标 《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字音 国殇(shānɡ) 被(pī)犀甲 车错毂(gǔ) 旌(jīng)蔽日 矢(shǐ)交坠 躐(liè)余行 左骖(cān)殪(yì) 霾(mái)两轮 絷(zhí)四马 援玉枹(fú) 屈原 屈原,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出身于楚国贵族,学识渊博,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yǐnɡ)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楚辞: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除此,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写作背景 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战国七雄中后来居上,扩张势头咄咄逼人,楚国成为其攻城略地的主要对象之一。但楚怀王却放弃了合纵联齐的正确方针,一再轻信秦国的空头许诺,与秦交好,当秦国的诺言无法兑现时,秦楚交恶便不可避免。 自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起,楚国曾经和秦国发生多次战争,都是秦胜而楚败。仅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楚秦战于丹阳(在今河南西峡以西一带),楚军大败,大将屈匄被俘,甲士被斩杀达8万,汉中郡为秦所有。楚以举国之兵力攻秦,再次大败于蓝田。楚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与齐、韩、魏联合攻楚,杀楚将唐昧,取重丘(今河南泌阳北)。次年,楚军再次被秦大败,将军景缺阵亡,死者达2万。再次年,秦攻取楚国8城,楚怀王被骗入秦结盟,遭到囚禁,其子顷襄王即位。 写作背景 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再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攻取析(今河南西峡)等15座城池。在屈原生前,据以上统计,楚国就有15万以上的将士在与秦军的血战中横死疆场。 后人指出:《国殇》之作,乃因“怀、襄之世,任馋弃德,背约忘亲,以至天怒神怨,国蹙兵亡,徒使壮士横尸膏野,以快敌人之意。原盖深悲而极痛之”。 屈原放逐:前304年,屈原初次流浪汉北;前296年,楚怀王死于秦国,屈原被放逐江南。前294年到前279年,屈原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 屈原身死: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