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80308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儿 童 乐 园》说课课件(共32张PPT)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7975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练习,课堂,反思,板书,PPT
  • cover
(课件网) 《 儿 童 乐 园》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儿 童 乐 园》。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儿 童 乐 园》。本节课是在上一节《有多少块糖》的基础上,结合“儿童乐园”的现实情境,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时引入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乘法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更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课起着关键的承前启后作用。 二、说学情 只有对学生有全面而细致的了解,教师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   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数学基础,但对乘法及其意义还比较陌生。这个学段的孩子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大部分学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要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结合情境,知道算式中各数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把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改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情境,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乘法计算的简便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重点】 能够从加数相同连加算式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并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针对二年级孩子好奇好学的特点,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轻松学到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开门见山,谈话导入:“同学们,王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喜欢去儿童乐园玩,那儿有什么好玩的?”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后,教师进一步创设情境,故作神秘地说:“你知道吗?儿童乐园不仅仅有这么多新鲜有趣的游戏,那儿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和秘密呢!” (二)、探究新知 首先,面对繁杂的情境图,我会引导孩子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有序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这样做降低了课堂坡度,使我的数学课始终面对全体学生,同时学生注意力在同一焦点,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接着,我请学生针对自己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充分利用情境图,自然、连贯地向下一个环节过渡。 其次,在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中,我选择了“有多少人坐小飞机”这一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求得数,在这里,学生会采用数一数或加法的方法,教师同步板书并请学生解释连加算式的含义:即4个2相加。接着,教师提出:除了加法,还有一种算法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乘法,先集体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将原有知识进行迁移,引出“乘号”、“乘数”和“积”的概念,并及时补充读法和写法,再对比加法算式,得出“2”是相同加数,“4”是相同加数的个数,也表示“4个2”相加,学生自己总结出加法、乘法所表示含义相同,结果也相同,这一步骤学生从现实情境走向符号世界,而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就是本课的思维对象———乘法的生长点,通过对比,学生从形式上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接下来,为了突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