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81197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1223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练习
  • cover
人教版九上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共17题) 一、选择题(共13题) 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甲烷 D.氮气 世界无烟旦对声少年吸烟说“不”,这是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 B. C. D.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空气中的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区别 和 两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分别通入水中 B.测量它们的密度 C.检验它们是否有毒 D.分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年 月 日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超临界二氧化碳既有气态二氧化碳的性质,又有液态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有一定毒性 C.具有可燃性 D.有很强的腐蚀性 干冰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人工降雨 B.无水灭火 C.保存食物 D.舞台“雾气缭绕” 下列区分 与 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①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②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③分别通入水中 ④观察颜色和闻气味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②④ 下列有关 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 是否收集满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瓶 气体,观察 的颜色 C.将 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证明 显酸性 D.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检验某无色气体是否是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 A. B. C. D.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B. C. D. 将某无色混合气体依次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实验均作用完全):①通过氢氧化钠固体后,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粉末变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粉末变蓝色;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液体变浑浊。试推断原混合气体的组成不可能的是(友情提示:氢氧化钠固体会吸水) A. 、 、 B. (气)、 、 C. (气)、 、 D. (气)、 、 、 已知 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气体 为 和 中的一种。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实验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根导管通入活塞一水气体时另一根导管为出气状态。具体操作有: 、通入气体 ; 、通入气体 ; 、滴加适量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 为 , 为 ②操作步骤为 ③操作 中只需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即可 ④纸花应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染后再干燥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二、综合题(共4题) 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 。 (1) 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 和 转化为甲醇()和 。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画出 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 (2) 性质角度:如图是某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性质进行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②③不变色,①④变红色,且④比①先变红,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3) 应用角度: 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电池的工作原理:在 的催化下, 与 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环保角度:全球参与控制 的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下列对限制 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 A.制定旨在限制 排放的国际规定 B.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 的废气 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D.多砍伐森林中的树木 已知 、 、 三种物质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为化学反应的方向。 (1) 如果 是固体, 、 均为气体。 i 物质的化学式 ; ii 物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