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88554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4-06-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6868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社会,制度,国家,必修,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一) 二、出示目标 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至近代历代重要变法和改革; 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5分钟) (一读、二画、三找、四梳理、五结论) 认真阅读课本P22--25页 找出知识点、重难点、困惑疑难点。 四、自学指导一 阅读第一目,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3分钟 1、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有哪些? 2、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影响有哪些?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作用有哪些? 4、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及结果有哪些? 5、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有哪些? 战国 魏晋南北朝 宋 明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北宋的改革 张居正改革 1、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有哪些? 五、自学展示 教师点拨 (1)背景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②这一时期,兼并战争不断。 (2)目的: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铁器、牛耕使用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决定 决定 上层建筑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百家争鸣 2、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影响有哪些?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 内容 意义 ①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 ②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③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 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1) 背景 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征伐不断。 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苦难,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前秦一度统一,又瓦解,北魏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作用有哪些? 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2)内容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措施 内容 影响 俸禄制 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严惩贪污。 均田制 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三长制 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和征役。 吏治得到改善,加上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政府税收和征役;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 有利于中央集权,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 后期:孝文帝主持 , 推进汉化,民族交融。 (3)作用 ①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 ③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宋———王安石变法 (1). 背景 4、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及结果有哪些? 官僚机构 财政制度 军事体制 庆历新政 加强 中央集权 王安石变法 宋初 北宋中期 藩镇割据 导致分裂的教训 政治腐败 财政困难 起义不断 边患危机 问题 对策 问题 对策 内容 官僚机构 (2 ) 目的: 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3) 内容: 富国   强兵 措施 作用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 一定程度抑制豪强兼并,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 兵农合一,节省政府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增加武器装备 (4)结果: 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现象。 但因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而失败。 政治腐败 府库空虚 土地兼并严重 农民反抗 政治:整肃吏治,加强考核 经济:裁减开支,清丈土地 改革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