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98285

【精品解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测试(基础卷)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6091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基础,测试,同步,结构,圈层,地球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测试(基础卷) 一、选择题 1.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 A.上地幔 B.下地幔 C.外地核 D.内地核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解析】【分析】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而且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地震波在到达古登堡界面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所以推断外核物质为液态。 【点评】此题是对地震波传播介质的考查。 2.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外部圈层 【解析】【分析】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知识。 3.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 A.外地核 B.内地核 C.软流层 D.上地幔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解析】【分析】一般认为岩浆的喷发地为软流层,而软流层分布在上地幔顶部,所以排除错误答案A、B。但软流层只是上地幔的一部分,而非整个上地幔全部为软流层,所以最准确的答案是C项。 【点评】此题考查了软流层的位置。注意软流层与上地幔的区别。 (2021高一上·北海期末) 2021年8月4日4时33分,日本本州东岸近海(36.20°N,141.95°E)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为地球部分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 A.外核 B.岩石圈 C.软流层 D.下地幔 5.图示四地,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4.B 5.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解析】【点评】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公里的软流圈。岩石圈厚度不均一,通常认为在大洋中脊处岩石圈厚度接近于零,到大陆下部大约100-150公里处。 4.材料信息表明,此次震源深度20千米。外核位于地下2900千米以下,软流层位于地下平均100~110千米以下,下地幔位于地下670千米以下,因此此次震源不可能发生在这些圈层,排除ACD;岩石圈平均厚度约100~110千米,而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岩石圈,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5.地震波传播速度因传播介质变化而变化,与地壳相比,地幔物质更加致密,因此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较快,而向下传播速度增快。图中①、②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属于地壳部分,④位于莫霍界面上,③位于莫霍界面以下,属于地幔部分,因此四地中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位置是③,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答案为:C。 6.(2021高一上·河南期中)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类型,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态和液态物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