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98321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5-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11524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9课,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同步,练习
  • cover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 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下图所示事件是日本侵华过程中制造的重大事件,它产生的影响是( ) A.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C.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D.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1937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材料中“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和“如今……更大的浩劫”产生的起因分别是( ) A.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 C.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 D.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 4.“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的诗句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5.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创作漫画《“七七”与“切切”》,见下图(注:图中两人为日本人),对这幅漫画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表明了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 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6.《一寸河山一寸血》写道:“当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这里借故寻衅,点燃了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的战火……由于这场仗是扭转中国人民命运的一场民族战争,因此,卢沟桥和宛平城响亮的名字便得以永志青史。”“当年”是指( ) A.1894年 B.1931年 C.1937年 D.1941年 7.口述史料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下列研究抗日战争的史料中,属于口述史料的是 A.《卢沟桥事变形势图》 B.《义勇军进行曲》 C.《吕正操(抗日名将)回忆录》 D.《论联合政府》 8.读题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 A.国共合作 B.政权更迭 C.外来侵略 D.军阀割据 9.朱自清在《这一天(“七七”)》中曾激情洋溢地写道:“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材料表明( ) A.抗日战争激发了民族意识觉醒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C.中国从四分五裂局面趋向统一 D.国民大革命促进了工农运动的高涨 10.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下列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B.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 C.日本侵略者从未侵入过中国内地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 11.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 A.民主与科学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12.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全国性抗战局面形成 D.国民党军队基本上扭转了战局 13.一封封写于战火纷飞年代的书信,承载者系国系家的深厚情怀。下面两封书信(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