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06089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7 解决问题(1)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9803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数学,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格式
  • cover
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课题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会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信息在解决问题时的异同。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两种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学具(学生自备)。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学校正在开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你们能算出门票上算式的结果吗?(课件出示下题) 5+4= 6+8= 7+3= 5+9= 6+7= 2+8= 7+9= 8+4= 8+8= 9+4= 指名学生回答,并选择其中的两道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教师:看,门口的大红灯笼多漂亮!算一算,这边挂了多少个红灯笼?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师:同学们完成的都很棒,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解决运动会上的数学问题。(板书:解决问题(1))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教师:看操场上还有啦啦队的表演,他们在为运动员加油呢!看!他们还在变队形呢,表演多精彩呀!(出示全景主题图) 学生看课件演示,表演的同学一会儿按前后两排分开,一会儿按男生、女生分开。 教师: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1:知道了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 学生2:知道了男生有6人,女生有9人。 教师:要求什么问题呢? 学生:要求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请把你知道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让学生整理,并在书上填一填: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男生有6人,女生有9人。 教师:你能把图中的数学信息用学具摆出来,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吗 教师指名展示。 ○○○○○○○○ ○○○○○○○ 教师: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用加法解决。 教师课件演示如下: ○○○○○○○○ ○○○○○○○ 教师: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教师:怎样用算式表达出你的想法? 学生答后教师板书:8+7=15(人) 教师:说一说算式中各数字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第一排+第二排 15人 教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吗?你是怎么想的?你能用圆片把你的想法摆出来吗? 学生交流讨论后,指一名学生展示并说一说。 ○○○ ○○○○○ ○○○ ○○○○ 学生:还可以按照性别把男生的6人与女生的9人这两部分合起来,也用加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9=15(人) 教师:说一说算式中各数字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男生+女生 15人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所得结果相同,列式却不一样。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都是用加法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列式不同是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 课堂小结: 教师:同一个加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列出的算式会不同,但计算结果是相同的。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97“做一做”。 教师:春天来了,同学们真高兴啊!有的同学来到公园。看,池塘里有什么? 学生:天鹅。 教师: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天鹅吗?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订正。 2.课件出示教科书P99“练习二十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课堂预设: 学生1:男生有8人,女生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学生2:舞台上有9人,舞台下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9+5=14(人)。 学生3:带着帽子的有9人,不戴帽子的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9+5=14(人) 3.课件出示教科书P99“练习二十三”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讨论。 四、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从不同角度寻找信息解决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