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11850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6 练习二十一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517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二十一
  • cover
第6课时 练习二十一 课题 练习梯形的面积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5页练习二十一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巩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熟练地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谁能说一说?教师指名回答,订正、评价。与学生共同总结(出示课件):1.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2.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b)h÷2。教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练习梯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二、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95“练习二十一”第3题。 (1)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动手量出上、下底和高。(2)教师指名学生汇报各梯形的上、下底和高,集体订正。(3)教师指名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4)教师集体订正、评价。2.课件出示教科书P95“练习二十一”第4题。(1)组织学生分析题意。(2)教师指名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3)教师集体订正、评价。3.课件出示教科书P95“练习二十一”第5题。(1)组织学生分析并求出每个梯形的上、下底和高。(2)教师指名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3)教师指名汇报,集体订正。4.课件出示教科书P96“练习二十一”第6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思考解题方法。(3)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小组讨论交流。(4)教师指名学生汇报,其余学生补充。(5)教师集体订正、评价。5.课件出示教科书P96“练习二十一”第7题。(1)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师: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已知面积、高和上底,怎样下底呢?学生:b=S×2÷h-a。(2)教师指名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3)教师指名汇报,集体订正。6.课件出示教科书P96“练习二十一”第8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思考解题方法。(3)教师指名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4)教师集体订正、评价。7.课件出示教科书P96“练习二十一”第11*题。(1)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思考如何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2)引导学生思考求剩余面积的方法,可以直接求也可以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3)教师指名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4)教师集体订正、评价。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巩固了梯形的面积的相关知识点,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四、布置作业教科书第96页练习二十一第9、10题。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单位换算是学生易忽视的地方,易错点。 板书设计 练习二十一1.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2.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b)h÷2。 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先复习引入所学知识,让学生回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感受梯形面积与它的上底、下底和高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计算梯形的面积做好认知准备,有利于他们利用已有知识推动新知学习。在学生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整个过程中,一些学生由于粗心,出现了一些错误,还有学生出现漏算、多算的现象,今后应重点关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