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14498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24张PPT)

日期:2024-06-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49886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课,青铜器,甲骨文,课件,2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工具 打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 河姆渡人、半 坡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 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 青铜器 石 器 时 代 青 铜 时 代 青 铜 铜与铅、锡等的合金,青灰色或灰黄色,硬度大。 1.出现时间: 距今5000-4000年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 七角星纹镜 山西陶寺遗址 铜齿轮形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什么时候青铜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商朝 3.青铜器的用途: 饮食、祭祀、军事 一、 食器 礼器 4.青铜器的功能: 食器→礼器 西周崇尚礼制,主要以青铜器鼎、簋(gui)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 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线。 材料说明青铜器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象征意义? 一言九鼎 鼎足之势 鼎鼎大名 问鼎中原 商周时的青铜铸造业具有怎样的特点? 酒  器 盥(guàn)水器 乐器 铜镜 食器 兵 器 农 具 特点一:种类丰富 数量众多 四羊方尊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特点二:工艺高超 制作最精美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 1.33米 1.1米 重832.84千克 每个坩埚(gān guō用来熔化金属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200多人协作完成。 这说明了什么? 特点三:规模宏大 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出现时间:距今5000-4000年 2. 商朝 青铜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3.青铜器的用途:饮食、祭祀、军事 4.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到礼器 5.青铜制造业的鼎盛时期:商周时期 6.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7.青铜器的代表器物:(商朝)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8.青铜制造工艺: ①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②工艺高超 ③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泥范铸造法 泥范铸造法 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利簋及铭文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 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利簋铭文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二、 甲骨文记事 1.定义: 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甲骨文的发现: 1899年,清朝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4.甲骨文的地位(意义): ①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甲骨文记载的内容: 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1.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40%) 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现代汉字大多是形声字) 三、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猜一猜,以下甲骨文字是什么意思? 车 衣 人 牛 水 日 象形字 日 月 明 猜一猜,以下甲骨文字是什么意思? 会意字 三、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2.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甲骨文是我国汉字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 二、 甲骨文记事 1.定义: 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甲骨文的发现: 1899年,清朝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4.甲骨文的地位(意义): ①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甲骨文记载的内容: 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甲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