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18179

(5)古诗词赏析——2023年初中语文挑战满分全优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255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古诗词,赏析,2023年,初中,语文,挑战
  • cover
(5)古诗词赏析———2023年初中语文挑战满分全优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作者王维,字摩诘,是唐代_____诗派的代表。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王维于开元二十五年出使河西,慰问边疆将士们时所作。 B.这首诗的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单车”“居延”烘托出诗人孤寂的心情。 C.作者用征蓬比喻自己,表达漂泊无定的感受;用归雁比喻自己,表达归来的喜悦。 D.尾联写行至萧关,探马来报时,已到了最前线,都护没来迎接,原因是仍在前线。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人们称为塞外风光图,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这幅图画。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从体裁看,这是一首_____。 5、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加线诗句的意思。 6、为什么尾联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凄凉地”带过多少艰辛,“弃置身”道尽辛酸和悲凉。 B.颔联借“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抒发了对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叹。 C.颈联“沉舟”与“病树春”对比,“千帆过”与“万木”对比,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传诵千古。 D.全诗前半部分伤感低沉,后半部分开朗昂扬,情思跌宕,沉郁中见豪放,奔放中有哲思,艺术感染力很强。 8、“扬州初逢席上”,白居易写下“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的诗句赠予刘禹锡。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白居易的“赠意”和刘禹锡的“酬意”分别是什么。 古诗赏析 浣溪沙① 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注释】①这首诗大约写于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变法二度受挫,辞去相位后退居金陵。 9、请概括诗人归隐地的生活环境的特点。 10、这首词以“为谁零落为谁开”问句结尾,有什么好处? 古诗阅读 访余昌言不遇留题 陆九渊① 蹇②驴清晓破平芜,来访故人村外居。 门掩却寻山背路,堂虚惟阅案头书。 不知车马从何往,借问僮奴归得无。 留待西风日停午,只听松竹响萧疏③。 (注释)①陆九渊:抚州金溪人,南宋哲学家,宋明两代“心学”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②蹇(jiǎn):跛足③萧疏:清冷疏散 11、首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2、简要分析颔联中余昌言的形象特点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各题。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 B.下片抒情,提质疑、发感叹,格调高亢激越。 C.一个“乱”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残酷现实。 D.末句写词人在西风的陪伴下经过繁华的扬州。 14、同是“上西楼”,朱敦儒与李煜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