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昼夜与四季 xx老师 第七章 地月系 收集资料 白天 黑夜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白天和黑夜 一、昼夜的形成 如果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那么地球上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只有白天 昼半球 夜半球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近似球体。 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就是白昼,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就处在黑夜。 昼夜的形成 假如地球是不自转的, 那么地球上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昼夜交替 原因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球体 地球本身不会发光 地球在永不停歇地绕地轴自转 一、昼夜的形成 我们每年都经历着四季的更替 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更替的现象呢? 二、四季的形成 回顾:观竿测影活动 一天中不同时刻竿影的长度和方向的测量 次数 时间 竿影长度 竿影方向 太阳高度角 早晨 8:00 1.20米 朝西北 小 中午 12:00 0.20米 朝北 大 下午 16:00 1.25米 朝东北 小 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大,竿影短;太阳高度角小,竿影长。 回顾:观竿测影活动 一年四季中同一时刻竿影的长度变化 季节 时间 竿影长度 太阳高度角 春季 2月5日中午12:00 0.30米 适中 夏季 5月6日中午12:00 0.10米 大 秋季 8月7日中午12:00 0.30米 适中 冬季 11月7日中午12:00 0.50米 小 回顾:观竿测影活动 直射 斜射 阳光直射时,光照强烈; 阳光斜射时,光照较弱; 哪种情况太阳光热多? 回顾:观竿测影活动 夏至日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距太阳直射点最近的一天 距太阳直射点最远的一天 夏至日(6月22日) 回顾:观竿测影活动 冬至日(12月22日)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距太阳直射点最远的一天 距太阳直射点最近的一天 冬至日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回顾:观竿测影活动 地球公转示意图(北半球) A B C D 春分 3月21.22日前后 夏至 6月21.22日前后 秋分 9月22.23前后 冬至 12月21.22日前后 二、四季的形成 思考 如果地轴不倾斜,会有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吗? 不会! 新 课 讲 解 公转时地轴倾斜 太阳直射点变化 四季变化 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使接受的太阳光热发生变化 赤道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新 课 讲 解 二、四季的形成 观察并思考 你有什么发现吗?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表 日期 1.22 2.22 3.22 4.22 5.22 6.22 升旗 07:31 06:58 06:15 05:27 04:54 04:46 降旗 17:21 17:57 18:27 18:59 19:28 19:46 日期 7.22 8.22 9.22 10.22 11.22 12.22 升旗 05:03 05:32 06:01 06:31 07:06 07:32 降旗 19:37 19:02 18:12 17:25 16:53 16:52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11) 1、每天日出的时间不同,每天日落的时间也不同 2、每个月白天的时长不同 互动教学系统 太阳直射点 晨昏线 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即为晨线 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即为昏线 昼弧 夜弧 < A点昼长夜短 夏至日:北回归线上 夏至日时全球昼夜长短情况 北极圈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南极圈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极昼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 极夜 冬至日时全球昼夜长短情况 北极圈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南极圈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极夜 昼短夜长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极昼 春分/秋分日时全球昼夜长短情况 北极圈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南极圈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23.5 N 0 23.5 S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北半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