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29270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2 分苹果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203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苹果,格式
  • cover
第2课时 分苹果 课题 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例题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教学重点 认识平均分的两种分法,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学生自备)。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均分,同学们拿出8张圆片,平均分成2分。 教师巡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指导。 课堂预设: 教师:每份有几个圆片呢? 学生齐答:4个。 教师:同学们分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平均分。(板书:分苹果)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绿点1。 (1)课件出示例题苹果图。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 教师: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 课堂预设: 学生:12个。 教师: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用圆片 代替苹果,分一分。(课件出示绿点1)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并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2.学习绿点2。 (1)课件出示绿点2。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 教师: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是什么意思呢? 课堂预设: 学生1:每堆要放4个。 教师:请同学们再拿出12个圆片,用圆片代替苹果,再来分一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并指 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教师引导:对比两次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2:两次分得的结果相同。 3.学习绿点3。 (1)课件出示绿点3。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 教师:这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课堂预设: 学生1:都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 学生2:都分成了3堆,每堆都有4个苹果。 …… 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点评,并给予肯定。 教师:这两次分苹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学生3:一个是按份数分的。 学生4:一个是按每份的个数分的。 ……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时,我们可以按“平均分成几份”分;也可以按“每几个分成一份”分。无论那种方法,最后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三、当堂训练 课件出示教科书P61“练一练”第2题。 (1)小组讨论在图上圈一圈,分一分,再指派小组代表说出圈图的方法和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肯定。 (2)教师指名学生描述两次分别是按什么分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均分的两种分法。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是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59页练一练3题、4题、5题。 学生有多种分法,指名用不同分法的学生分享分法 用另外的12张圆片分,保留原来的分物结果,方便学生进行对比 板书 设计 分苹果 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1)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2)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 教后 反思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中,例题讲解时通过动手操作,分学具圆片进行平均分,让学生有直观感受,同时还要了解、学习通过圈图法分物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和形式分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