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30649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5 过河(1)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414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过河,格式
  • cover
第5课时 过河(1) 课题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过河”的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只有在你们认真学习的过程中才会出现。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来发现好吗?(出示过河情境图)谈话导入:同学们,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在这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日子里,老师带着同学们去公园的湖边河边,准备乘船赏风景。但是,他们在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想请我们来帮帮他们。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过河(1))预设:男生29人,女生25人,一条大船坐学生9人。需要多少条大船?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独立解决问题。请学生独立考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练习本上呈现出来。教师巡视。预设:若有综合算式,先出示错的,再出示对的,引发讨论;若没有综合算式,引导尝试列成综合算式,引发讨论,如下。(1)同学展示,教师提问:谁来说先算什么,算式是什么。板书:29+25=54(人) 54÷9=6(条)(2)教师引导:如果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列成综合算式。收集错误的算式:29+25÷92.集体交流讨论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 学生:这个算式按以前的知识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但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3.引出小括号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 )来帮忙。教师:(29+25)÷9算式中多了“( )”,这就是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 )”。它在数学算式中出现,就表示“( )”里的要先算。4.迁移练习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 (1)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再用除法计算出需要几条小船。(2)尝试独立计算。(3)说说你的思考过程。课堂小结: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三、当堂训练课件出示教科书P10“练一练”第5题。先思考应:先算什么在算什么?然后列综合算式进行计算。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索了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第9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 设置疑问,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求知让学生先汇报分步的想法,再观察综合算式没有括号的这一种,然后让学生辨析,为什么不对,以致产生括号的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板书设计 过河(1)29+25=54(人) 54÷9=6(条)(29+25)÷9 54÷(9-3)=54÷9 =54÷6=6(条) =9(条)答:需要6条大船。 答需要9条小船。 教后反思 这是一节计算教学课,是多数教师不爱上、学生不喜欢听的课,所以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努力将自己对新课标的理念体现出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关注孩子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但在教学中,存在这样的几个问题:1.让学生流露自已的观念的机会太少。教学时只要学生回答对问题或提出某种创意,我就没再让其他学生发言,完全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进行。2.没有充分发挥表扬和激励功能,老师表扬和激励性的语言太少了,使得后半课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