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31132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8.3 存零用钱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824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零用钱,格式
  • cover
第3课时 存零用钱 课题 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存零用钱”的现实情境,以元、角、分为背景探索并掌握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在现实情境中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加减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渗透类比推理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存钱罐照片)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知道!是存钱罐。教师:是的,淘气是个勤俭节约的小朋友,他把多余的零用钱都存起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存零用钱的情况。(板书:存零用钱)大家请看!(出示存钱表格)教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1月存了11.5元,2月存了3.2元。教师:请据此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淘气前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探究小数加法(不进位)(1)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列算式并尝试利用原有知识计算出结果,可以与同伴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预设:11.5+3.2(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算法。预设:方法一:转化为几元几角计算。11.5元=11元5角 3.2元=3元2角11元+3元=14元 5角+2角=7角 14元+7角=14元7角=14.7元方法二:改写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计算。11.5元=115角 3.2元=32角115角+32角=147角=14元7角=14.7元方法三:用竖式计算。教师:你是怎么想的?是怎样相加的?学生:按顺序从左到右写上“元”和“角”,把11.5元和3.2元中表示元的数位与“元”对齐,再把表示角的数位与“角”对齐,先角和角相加,再元和元相加,最后在元的后面点上小数点。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列竖式计算小数相加时,先将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再相加。2.探索小数减法(不退位)教师:淘气也特别有爱心。淘气想买一个29.9元的书包送给灾区小朋友,他至少还要再存多少元?(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尝试用竖式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选一名学生上台展示。预设:列式:29.9-14.7(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让学生借助元、角、分,讲清楚每一步计算的过程和结果。预设:29和14与“元”对齐,9和7与“角”对齐,相减以后加上小数点。教师:我们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学生:小数点要对齐,然后再相加减。教师: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学生:只有小数点对齐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对齐,也就是要保证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计算才正确。课堂小结:想一想,说一说: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总结: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一样。先把相同单位的数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还要对齐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85“练一练”第1题。(1)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然后估一估再独立计算。(2)全班交流反馈,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2.课件出示教科书P85“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答案。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索了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P85“练一练”第3题和第4题。 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点题只要算法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引导所有学生都经历用竖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点对齐的道理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 板书设计 存零用钱11.5+3.2=14.7(元) 29.9-14.7=15.2(元)答: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14.7元。答:他至少还要再存15.2元。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利用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素材,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