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32289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笔记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日期:2024-06-1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2次 大小:3081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章,地球,地图,笔记,2023-2024,学年
  • cover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天圆地方 2推测地球是球体:根据大阳和月亮推测 3麦哲伦和船队环球航行 (人类首次验证地球是球体〉 4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5.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1)从远处驶头的船,先看见桅杆,再看见船身 2)月食 3)麦哲伦环球航行 4)站得高,看得远 5)卫星照片 6)夜晚看北极星越往北走,看到的北极星越高 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千米 2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三.地轴:始终倾斜,人类假想轴,北极指向北极星 四、地球仪 1 地轴:倾斜的,不存在的 2.点和线 五,经度与纬度 1赤道:在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圆圈 2.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形状:圆 长度:不等长,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级逐渐变短,最终变成点 关系:平行 方向:东西方向 数量:无数条 纬度:o~90°(北纬‘N”,南纬“S") 北增北纬N 南增南纬S 赤道0°,北回归线 23.5°N.南回归线23.5°S° 0°-30°低纬度地区 30°-60°中纬度地区 60°-90°高纬度地区 4.赤道南北半球分界线 5.北半球陆地多 南半球海洋多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与纬线的线叫经线 经线 指向:南北 形状:半圆 长度:等长 关系:相交于极点 数量:无数条 7.经度 起止度数 0°-180° 变化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字母表示E W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 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旋转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3.周期:一天(约24小时) 4.现象 昼夜交替 时差 (东早西晚) 太阳东升西落 绕转轴:地轴 二.公转 1.定义:地球绕太阳旋转远动 2. 绕转中心:太阳 3.方向:自西向东 4.周期:一年 5.地理意义:①四季更替②五带划分③昼夜长短変化④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⑤日食、月食 三.温度带 1.北寒带:66.5°N到北极 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温带:23.5°N到66.5°N 四季分明 无阳光直射 热带:23.5°N到23.5°S 有阳光直射现象 南温带:23.5°S到66.5°S 四季分明 南寒带:66.5°S到南极 有极昼极夜现象 回归线之间 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回归线上 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回归线外 无太阳直射 地球上的阅读 一、学会阅读地图 1什么是地图? 将地理事物一定的比例縮小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2,地图的三种语言: 比例尺 方向 图例 三种比例尺: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方向 一般地图 指向标地图 经纬网地图 第四节 地形图判断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山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拨相同的点连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等高距全图一致 2.等高线特点 ①在等高线地图中 可以判断坡度的徒缓,坡徒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②等高线一般是闭合的。 ③同线等高 3.五种山体部位: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凸底为脊)山脊为分水线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凸高为谷)山谷为集水线 徒崖:等高线重叠。可能产生瀑布,可攀岩 鞍部:两个山之间比较平缓的部分 低于两侧 4.等深线:把海洋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线。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五种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 盆地 看到部位答:山峰山脊 春到类型答:山地丘陵 2.山地:海拔大于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高原:海拨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丘陵:海拔在200一500米之问,地势起伏,相对较大 平原;海拨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颜包表示: 山地,高原红包表示 平原绿电表示 三.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个方向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