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3374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8 人民币兑换(2)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6-0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49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
  • cover
第8课时 人民币兑换(2) 课题 商和被除数的关系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试一试及第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3.结合人民币兑换的情境,探索除数大于1 (或小于1、接近1)时,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除法的估算与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与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除数大于1 (或小于1、接近1)时,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学生自备)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求近似值的方法,看看同学们都掌握了没有。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教师:同学们都通过了我的小考验,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人民币的兑换。(板书)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学习第1题出示:学校科技小组去日本参加活动,老师到银行把5000元人民币兑换成日元,能兑换多少日元?教师引导学生解读问题,列出算式,并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学生上台板书)教师:你们能说清楚算式每一步的意思吗?小组讨论,并选一个小组汇报。学生:因为100日元兑换人民币7.89元,所以第一个算式表示1日元可以兑换人民币多少元,第二个算式求500日元可以兑换人民币多少元。2.学习第2题出示:用计算器计算,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按要求记录计算的结果,思考有什么发现。教师订正学生计算器计算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被除数不变时,随着除数的变化,商和被除数的关系。全班交流学生的发现。预设1:两列算式的被除数都是5,第一列的除数都大于1,所得的商都小于5;第二列的除数等于或小于1,所得的商等于或大于5。预设2:从上往下看,被除数不变,除数越来越小,商反而越来越大。反过来,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变小。课堂小结教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商和被除数的变化关系。(学生讨论)教师:我来总结一下,如果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如果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如果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三、当堂训练1.教材P14“练一练”第4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教材P14“练一练”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再次总结商和被除数的关系。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求积、商的近似值以及商和被除数的关系,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六、布置作业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6,7,8题。 回顾知识,为继续学习做铺垫只要描述合理就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 人民币兑换(2)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7.89÷100=0.0789 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5000÷0.0789≈63371.36(日元) 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 教后反思 (1)本节课通过日元的兑换,进一步巩固了在实际情境中求近似值,通过除法算式的找规律,探索了商与被除数的关系,并能用探索出得规律进行一些小数除法的计算与估算,有效提升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2)学生在用商与被除数的关系估算算式时,可能出现错误,这时应该引导学生以理解为主,而不是死记硬背规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