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美 术 年级:七年级 学科:美术(人美版上册) 大家动手做条龙 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它腾云搏浪、造型威武、气势雄健,承载着奋发的民族精神。 正因为这样,在建筑、工艺、绘画、雕塑中表现龙的作品不计其数。长江、黄河都被人们自豪地称为巨龙。龙矫健的身影还频频亮相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端午的赛龙舟、节庆日子的舞龙,更是使龙或破浪驰骋于一江碧水之中,或腾挪翻转于欢聚的人们中间…… 建筑 ▲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 雕塑 ▲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局部) 尾似 ___ 角似 ___ 头似 ___ 爪似 ___ 身似 ___ 尾似 蛇 角似 鹿 头似 猪 爪似 鹰 身似 蛇 ▲玉龙(红山文化) 工艺 ▲青龙瓦当 汉代 ▲青花海水龙纹天球瓶 明代 绘画 ▲人物御龙图 ▲舞龙 民俗活动 ▲赛龙舟 龙的各部分名称 龙的造型特点 龙的制作主要分为身体和头两部分。首先明确工艺龙的结构特点是由多个圆柱体连接而成。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选取纸杯、胡萝卜段、秸秆段、纸筒等材料,巧妙连接成长而弯曲的龙体,表现龙腾飞的动感。龙头部比较复杂,要根据造型特点和材料特点研究做法,表现龙的威猛。做好后还要加龙尾、鳍、角爪等,并加以装饰,使龙显得神采奕奕。 龙的制作 胡萝卜制作的龙: 胡萝卜色彩鲜艳,装饰效果好。龙头用雕刻的方法,龙眼可用衣服扣子。将胡萝卜切成小段,然后用牙签进行插合组成龙身。龙鳍可用可乐筒、硬纸做好插在背部。 纸插合的龙: 制作方法类似于风筝。先剪很多圆纸片,再用纸条插接成圆柱体。龙头制作应细致传神。 秸秆制作的龙:用大头针或乳胶进行连接。 思考与讨论: 1. 为什么以龙的精神比喻中华民族的精神? 2. 想一想家乡还有什么材料适合制作工艺龙。 搜集龙的形象,畅谈龙的文化。 课后作业 选用当地的材料或自己能找到的材料,小组分工合作制作一条飞舞的龙。 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大家动手做条龙》教学设计 课题 大家动手做条龙 课时 第3课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为“设计·应用”课,是平面描绘到立体构成的衔接,内容主要是学习立体构成知识。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设计·应用”领域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主,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思考基点,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本课从学生兴趣出发,内容改变了以往以单纯讲解立体构成知识为主的方法,而是把构成的知识隐含在制作的过程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 教材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废弃材料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立体制作和练习,符合现代设计的特点。同时还把“纸造型”的知识和方法也融合在这一课中,并结合废弃物的利用采用了课本中的纸杯,以降低难度, 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 为教学活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入学不久,对中学美术课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憧憬,特别是对《大家动手做条龙》这一课,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作为龙的传人,他们对龙的文化已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如中国龙是一个人造的形象,其造型是长长的、弯弯的,在民间有舞龙、赛龙舟等民俗活动等,影视中有龙的形象。同时他们具备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如剪刻、粘贴、穿插。他们愿意接受新事物,做自己喜欢而没有做过的事情。通过教师的教学,将学生零散的龙文化知识,引导到龙的艺术形象上来,并通过“大家动手做条龙”,加深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审美感知目标: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