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4653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课件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32622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北宋,西夏,并立,课件
  • cover
课件29张PPT。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 了解耶律阿保机、元昊杰出政治家的功绩。 分析宋辽、宋夏和议的影响。1.澶渊之盟 2.宋夏和战 3.碰撞中的融合自主学习 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统一了契丹各部,提倡农业;制定各项典章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他在位期间,以汉人为谋士学习汉族政治制度,设置州县,契丹创制文字。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可谓气壮山河。 耶律阿保机一、澶 渊 之 盟建立时间: 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契丹(辽)东 京澶 州寇准宋真宗澶渊之盟(视频资料)正方: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用岁币换和平的方式可取 反方:岁币加重了人民负担,用岁币换和平的方式不可取。 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北宋与辽、西夏议和后,边境榷场贸易迅速发展,北宋的稻米、茶叶、丝织品、瓷器、漆器。辽的马、牛、羊、骆驼,西夏的毡毯、药材等,都在这里进行交易。二、宋 夏 和 战西夏疆域模型 11世纪初,生活在西北地区的羌族分支———党项族 逐渐发展起来。 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在兴庆(今天的银川)登基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从此西夏开始了它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元昊统治时期,西夏的势力有很大的发展,其辖境“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宁夏同心县南),北抵大漠,境土方二万余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和陕西北部、内蒙一部分。 元 昊西夏建立 设计辽、西夏、北宋的建立简表或图示(包括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比 赛 设 计:西夏武士想象图西夏文“火急驰用”敕[chì]牌  敕牌上刻西夏文“敕燃马焚”,意为“敕令驿马昼夜急驰”。 狄青,北宋大将,临阵被发,带铜面具,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元昊称帝后,西夏军队不断向北宋边境大举进攻。 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 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 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 封建统治阶级为争夺生存空间、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巩固统治进行的战争。 宋对辽、西夏的战争不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宋初强化中央集权尤其是集中军权的弊端: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为收复幽云十六州与辽作战失利后确立“守内虚外”的政策; 契丹、党项族的骑兵轻捷灵活,作战能力强。且政权建立之初士气往往很高。2.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3.使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4.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1.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北宋与辽、西夏达成和议的积极意义三、碰撞中的民族融合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指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报,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此处指:辽、西夏)所为,皆为中国等。(此文中国皆指中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 从这段材料中找出辽和西夏都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 读一读,想一想:契丹大字契丹文字契丹小字契丹族汉族党项族916年960年1038年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元昊上京东京兴庆女真族1115年完颜阿骨打会宁汉族1127年赵构临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