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4694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2.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3366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同步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2.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途径示意图”的表述,最符合简明、连贯、准确要求的一项是( ) A.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农民通过到城市打工,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二是农村人口通过进入大学、职业学校学习,就业后成为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融人城市。 B.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打工或就业,成为农民工或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融入城市。 C.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农民通过就业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二是农村人口通过进入大学以及职业学校学习,最终以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等打工者的身份融入城市。 D.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主要是通过成为农民工或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实现的,而这些是通过进入大学、职业学校学习获得的。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杂然而前陈者 陈:摆放,陈列 B.临溪而渔 渔:捕鱼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快乐 D.太守谓谁 谓:为、是 3.下列各句中“也”字表达的语气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故自号曰醉翁也 B.山间之朝暮也 C.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D.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林壑(hè) 蔚然(wèi) 晦明(huì) B.潺潺(chán) 宴酣(hān) 觥筹(gōng) C.伛偻(lǔ) 提携(xié) 野蔌(shù) D.颓然(tuí) 辄醉(zhé) 环滁(chú)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杂然/而前陈者。 B.负者/歌于途。 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请你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伛偻提携(2)暂凭杯酒长精神 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或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杂然而前陈者 陈规陋习 B.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丝竹之音 C.往来而不绝者 绝无仅有 D.临溪而渔 居高临下 8.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 , ,是太守喝醉了。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翻译:游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 。 9.欧阳修和刘禹锡同样遭遇贬谪,仕途坎坷,但他们面对生活的逆境,都表现出令人钦佩的胸怀与品格,请结合文章内容,将下面空缺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选文 相关句子 内容理解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这两句运用 ,借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对 ;借用“烂柯人”的典故,抒发了 的感慨。 《醉翁亭记》(节选) 选文叙述了游人之乐,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画面。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