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56372

8.1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课件(34张)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日期:2024-06-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31488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3-2024,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8.1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课标要求 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 核心 素养 1.科学精神:理解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动态性特征,把握整体性地思维与动态性地思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公共参与:能够进行整体性的辩证思维和动态性思维,进一步形成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的能力。树立辩证思维的意识和自觉性,培养科学思维的品质和习惯。 2023/8/19 Saturday 3 辩证思维的含义 目 录 辩证思维的特征 一、辩证思维的含义 《吕氏春秋·察今》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阅读上述材料,请你从思维方式角度谈谈“荆人袭宋”失败的原因。 请进一步分析“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思维方式。 探究与分享 ⑴荆人先前做标记的时候,河水不深,士兵是可以通过的。如今,水位发生了变化,河水上涨了很多,荆人还按照原来的旧标记渡河,必然行不通。从思维方式上看,荆人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⑵“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思维方式是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以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方式认识问题的,这样的思维才能反映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事”与“化”、“时”与“进”、“势”与“新”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因事而化,从具体的客观事物、客观规律出发认识事物;要因时而进,当时代已经变迁,客观事物已经发生变化,我们要抓住时机,从变化的情况出发认识事物;要因势而新,当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随之发展。 【示例评析】 寓言《盲人摸象》中说:“一群盲人摸象,摸到象牙,说像萝卜。摸到耳朵,说像簸箕。摸到头,说像石头。摸到鼻子,说像棒槌。摸到脚,说像杵臼。摸到背,说像床。摸到肚子,说像瓮。摸到尾巴,说像绳。” 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说:“盲人摸象,仅得一肢,以为全体。”这是把部分当作了整体。 寓言形象说明了形而上学思维的局限性,“盲人摸象,仅得一肢,以为全体”的认识方式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不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1.形而上学思维 ⑴含义:如果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 ⑵局限性:如果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就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北宋年间,皇帝令宰相丁谓负责重建被烧毁的皇宫,遇到三件难办的事:一是取土困难;二是建筑材料运送困难;三是建筑废弃碎砖破瓦等垃圾处理困难。   经过周密思考提出方案:先叫工人们在皇官前的大街上挖深沟,挖出来的泥土即作施工用的土。过了一些时候,施工用土充足 了,而大街上出现了宽阔的深沟。引汴河的水至深沟中,用木筏装运建筑材料到皇宫前。 一年后,宏伟的宫殿和玲珑的亭台楼阁修建一新。将建筑废弃的瓦砾灰土填到了深沟之中,一条平坦的大路又静静地躺在皇宫之前。 上述材料中丁谓的方案运用了怎样的思维方法? 丁谓的方案是从整体上思考问题,注重施工各个环节的系统性,这是一种全面看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 2.辩证思维 ⑴必要性:我们认识事物,既要分别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各个阶段以及个别属性,又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趋势。因此,要正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就要克服形而上学思维,运用辩证思维。 ⑵含义: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