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56398

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课件(29张)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7041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2,2023-2024,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课标要求 1.了解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 2.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 3.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核心 素养 1.科学精神:准确地把握直觉想象和捕捉灵感,理解迁移和想象。培养联想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水平。 2.公共参与:能够借助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自觉运用联想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 2023/8/19 Saturday 3 联想思维的含义 目 录 联想思维的方法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美人鱼”的形象,由少女的形象与鱼的模样重组和加工而成;“狮身人面”的形象,由狮子身体的形状与人脸的形象重组和加工而成;“龙”的形象有九似,即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有人说,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有联想的参与,请举例说明。 探究与分享1 合 作 探 究 凡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不能没有联想的参与。 飞机--美国莱特兄弟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于是就产生发明飞机的联想和灵感,最终于20世纪初发明了飞机; 人们从变色龙能够适应环境色彩变化改变身体颜色的特性中产生联想,研发出了军队使用的伪装服等。 坦克--人类根据贝壳的原理和大乌龟背小乌龟的动作,发明了坦克。 合 作 探 究 1.联想思维的基础(必要性) ⑴客观基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 ⑵生理基础: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 人的大脑会根据主体的需要、兴趣、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将其对事物的认识进行归档,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记忆之中。当主体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大脑会根据问题的性质,对相关事物的的认识进行联结,产生回忆,寻求问题的解决。 2、联想思维的含义 ⑴含义: 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⑵依据: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系的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⑶联想不同于简单的回忆,而是带有思维加工的成分。 联结的 主要途径 时间、空间途径(外在联结) 性质途径(内在联结) 3.联想思维的主要特征 ⑴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对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示例:“起伏的波浪”与“曲折的人生之路”这两个看似离得很远的概念,可以联想为:起伏的波浪———匍匐前进的蛇——— 数学的函数图像———成绩的起伏不定———曲折的人生之路。 ⑵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①思维在联想之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 ②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突然向法军的一个阵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法军方面随军的厨房也未能幸免。一位正在厨房值班的士兵害怕被弹片、飞石击中头部,慌乱之中拿起炒菜锅倒扣在头上。战斗结束后,他虽然身上有伤,但头部完好,是这个阵地上唯一的幸存者。一位工程师知道这个士兵的经历后,设计出了军用钢盔。 4.联想思维的水平和能力 ⑴人人都有联想思维,但其水平和能力并不相同 ⑵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 ⑶提高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自觉地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