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958643

京改版(2013) 练习题-第11章 酸与碱(含解析)

日期:2025-11-2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1287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改版,2013,练习题,11章,解析
  • cover
酸与碱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A.将高锰酸钾分别加入水和汽油中,均能得到紫红色溶液 B.往稀盐酸中放入一根生锈的铁钉,一段时间后,发现铁锈减少,溶液变成黄色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溶液变浑浊 D.打开浓盐酸瓶盖,可以看到大量白烟 2.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某气体是否为O2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B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C 鉴别NH4NO3和NaCl 取样,加水,观察温度的变化 D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室中常见物质的区分方案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稀盐酸和稀硫酸 闻气味 取样,分别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B 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观察颜色 取样,加水,溶解,比较溶液温度 C 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 观察颜色 取样,加水,溶解 D 木炭粉和四氧化三铁 观察颜色 取样,在空气中点燃 A.A B.B C.C D.D 4.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酿制的食醋不能长期存放于铁制容器中 B.醋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该反应为中和反应 C.用醋可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蚀 D.醋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8个原子构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溶液具有稳定性,所以长时间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D.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显碱性 6.在制碱工业上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屠呦呦 B.侯德榜 C.拉瓦锡 D.张青莲 7.人类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化学,下列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制氧气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肥皂水检验硬水 D.石油分馏 8.化学实验是形成科学探究素养的必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验满 B.测定溶液的pH C.稀释浓硫酸 D.过滤 9.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银可作饰品 B.熟石灰可作干燥剂 C.氮气可作保护气 D.小苏打可作发酵粉 10.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NaOH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B.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C.图书档案起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扑灭 D.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时,立即涂大量浓NaOH溶液 11.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的学习中经常用到。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不一定是离子。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填字母)。 a. 金属硬币  b. 铝制导线  c. 铜制火锅 d.用稀盐酸除铜锈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容易生锈的是___(填字母)。 a.在干燥的空气中  b.在潮湿的空气中  c.浸没在植物油中 (4)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写出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14.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