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975727

中国古代史第二章第三节 哲学、宗教及史学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人教版中国历史全一册

日期:2025-11-25 科目:历史 类型: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90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中国,学年,中国历史,人教,学期,高一
  • cover
第三节 哲学、宗教及史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a. 了解秦汉时期的哲学宗教及史学的基本内容; b. 掌握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c. 了解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传入与发展; d. 了解司马迁和班固的史学著作及其在史学发展中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目标: a. 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能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c. 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历史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历史文化自信; b.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包容心态; c. 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的哲学宗教和史学观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传入与发展;司马迁和班固的史学著作及其在史学发展中的地位。 教学难点:如何深入理解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如何分析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传入与发展;如何理解司马迁和班固的史学著作。 三、学情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关注度较低,考试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较为淡薄。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较薄弱,对于秦汉时期的哲学宗教及史学的基本内容了解有限。学生表现出对于关于哲学宗教以及史学的较为陌生和抽象的知识点的学习难度较大。 四、教学准备: 教材: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材《人民教育-出卷网-》。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 教辅资料:董仲舒、王充、佛教、道教、司马迁、班固的相关资料、图片和视频。 讨论和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和分组方式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于秦汉时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Step 2:知识点讲解与讨论(20分钟) 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a. 讲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的观点。 b. 讲解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论衡》的重要内容。 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传入与发展: a. 讲解佛教的传入、主要内容和影响。 b. 讲解道教张陵的思想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Step 3:阅读和分析历史文献(15分钟) 分发《史记》和《汉书》的相关章节,让学生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和班固的史学著作在史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Step 4: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15分钟)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董仲舒、王充、佛教、道教、司马迁、班固的思想和著作。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展示学生的讨论成果。 Step 5:思考题和课堂总结(10分钟) 提出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回答。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展示、讲解、阅读分析、小组讨论等,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关注度较低,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应用能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