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75961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12146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解析,试题,历史,月月,学期
    开远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 历 史 2023.08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表1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表中现象反映了 表1 时间 遗址 出土情况 距今8000年前后 河南舞阳贾湖 随葬骨规形器、骨律管(骨笛)等可能用于观象授时的天文工具 距今6000年左右 河南汝州阎村 基中陪葬的一件陶器上彩绘了具有战争纪念碑性质的“鹳鱼钺图” 距今5000年前后 浙江余姚良渚镇 遗址有宫殿区、内外城垣,十数座高、低水坝等水利工程 A.公共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 B.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分化 C.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 D.等级观念产生和阶级分化 2.图1为汉代画像砖图“二桃杀三士”,齐景公与晏婴合谋,馈二桃于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由他们“计功而食桃”。三人述说了各自的功绩,公孙接、田开疆听了古冶子的事迹,认为“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遂拔剑自刎。古冶子耻于自己的言行,自认不仁、不义,也拔剑自刎了。据此可知,该画像砖 图1 A.反映出汉代思想文化多元化 B.有利于推动儒学的社会教化 C.是研究秦汉历史的二手史料 D.再现了齐国尚武的社会风貌 3.“禁榷”是中国古代对重要商品采取政府垄断经营的制度。北宋政府禁榷的范围包括盐、茶、酒、醋、铁等,其禁榷范围之广、攫取商品利益之大是其他朝代无法比拟的。宋代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财政的紧张 B.重农抑商的强化 C.城市经济的繁荣 D.社会治理的完备 4.明代中后期,棉花“其种乃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利视丝、臬盖百倍焉”。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C.经济作物成为投资对象 D.区域商业中心日益兴起 5.表2是棉花传入我国的部分史料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出处 记述 《南州异物志》 (三国·吴万震) 外微(海南岛)人有一种“五色斑布,以丝布、古贝木所作。此木熟时,状为鵝毳,中有核如珠绚,细过丝棉。人将用之,则治出其核,但纺不织,在意小抽相牵引,每有断绝。欲为斑布,则染之五色,织以为布。”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 (南朝·范晔) 东汉明帝时,永昌郡(云南西部)的袁牢人已“知染采文绣,羁氍(jiduo,—种毛毡),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 《广志》 (西晋·郭义恭) “梧桐有白者,剽国(在今缅甸)有桐木,其华有白毳,取其毳淹渍,缉织以为布。” 表2 A.海南岛人最早植棉织布 B.三国时棉花已广为种植 C.西晋时棉花从印度传入 D.滇西怒江流域较早植棉 6.严复指出,“盖母健而后儿肥,培其先天而种乃进也。”陈撷芬于1902年《女学报》上发表《论说:论女子宜讲体育》一文,指出“体育与德育智育并重,男女一样。”此观念 A.反映了政府重视体育强国 B.意在解放女性实现男女平等 C.促进了重体轻文思潮盛行 D.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7.《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刊物,1937年12月在汉口创刊,1938年在重庆复刊,1947年伪装封面在国统区发行,刊发了毛泽东把脉时局、提出政策的重要著作或言论44篇。该刊意在 A.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B.表明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根本路线 C.体现党对宣传战线的领导 D.促进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 8.《汉谟拉比法典》中除涉及较多关于土地买卖和租赁的条款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