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78307

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433483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塑造,地表,形态,力量,内力,作用
  • cover
(课件网)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雪山连绵 崎岖不平 长白山天池 蘑菇石 第二章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质作用 2.记住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记住六大板块名称及位置 3.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质作用: 按能量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的作用,从而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1.概念: 2.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 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 太阳辐射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的热能(放射性元素产生) 2.分类: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如火山喷发和地震, 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如喜马拉雅山脉 3.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一、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 是指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岩浆活动 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这一过程叫岩浆活动 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火山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玄武岩高原 变质作用 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一、内力作用:2、表现形式①:地壳运动 第二章 第1节 塑造地表形态力量 全球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版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生长边界:拉张边界 消亡边界:挤压边界 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与地貌 一、内力作用:2、表现形式①:地壳运动 第二章 第1节 塑造地表形态力量 全球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版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生长边界:拉张边界 消亡边界:挤压边界 勘察加半岛 日本群岛 千岛群岛 琉球群岛 菲律宾群岛 新几内亚岛 所罗门群岛 斐济群岛 新西兰南北岛 勘察加半岛 日本群岛 千岛群岛 琉球群岛 菲律宾群岛 新几内亚岛 所罗门群岛 斐济群岛 新西兰南北岛 千岛海沟 日本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 汤加海沟 克马德克海沟 东非大裂谷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经红海至死海附近,谷底积水成湖,形成断裂构造湖,如维多利亚湖,坦葛尼喀湖,马拉维湖 红海海域因板块张裂,面积增加 阿拉伯板块 非洲板块 红 海 印度洋 维多利亚湖 坦葛尼喀湖 马拉维湖 板块相背运动 –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地壳运动的运动方向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使岩层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如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脉 垂直运动:使岩层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如高原、断块山、盆地、平原等 地壳运动 压力(挤压) 张力(拉伸) 上升 下降 下降 相互关系: ①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③就全球范围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一、地质作用: 按能量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1.概念: 2.分类: 二、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产生的热能 2.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板块构造学说 内力作用或和缓或剧烈,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中留下一定的痕迹。科学家通过这些痕迹,推测地表形态变化的过程。下面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