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81545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2309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期,同步,古代诗歌四首,4课,语文,精品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沧海(cāng) 碣石(jiē) 绿水(lù) B.竦峙(chì) 灿烂(càn) 龙标(biāo) C.潮平(zháo) 归雁(yàn) 澹澹(dàn) D.洛阳(luò) 夜郎(lánɡ) 天涯(yá)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碣”应读“jié”,“绿”应读“lǜ”;B项,“峙”应读“zhì”;C项,“潮”应读“cháo”。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海日生残夜(升起) 杨花落尽(杨树开的花) B.老树昏鸦(黄昏) 古道西风(秋风) C.歌以咏志(咏叹) 风正一帆悬(挂) D.星汉灿烂(银河) 次北固山下(停宿) 【答案】A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A.错误,“杨花”指的是“柳絮”。BCD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能力。被考查的词都比较常见,这类题目在于考查对词语(含成语)的辨识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联系语境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义。 3.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久前在武汉圆满结束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城市形象。 B.《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创新升级的亮点很多,最大的变化是推出了新的年轻主持人龙洋。 C.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认真研究、整理、搜集的结果。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ABD没有语病。C.语序不当,“研究、整理、搜集”应改为“搜集、整理、研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要牢固掌握病句成因和病句类型的相关知识,这是完成词类题目的基础。其次,要学会运用所掌握的语法知识解决平时阅读和写作中遇到的语言问题,增强语言感悟能力,不断提高病句辨析能力。 4.下面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答案】C 【知识点】停顿与节奏 【解析】【分析】ABD正确。C.句意: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正确的应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划分诗歌朗读节奏的能力。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是学习诗歌的一项必要步骤,划分节奏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把诗句分成几个意义单位,两个意义单位之前可停顿,但要切记一个意义单位之间不能停顿。 5.课上,语文老师让同学们简介《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朝代等信息以及元曲的相关知识,同学们踊跃回答。下列回答有误的一项是(  ) A.晓丽回答说:“《观沧海》的作者曹操,西汉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短歌行》等。” B.培杰回答道:“《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李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C.亦柯抢答说:“《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D.小艺答曰:“一般来说,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从体式上又可分为两类,即小令和套数。被称为‘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