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81668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讲义(有解析):第一章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11258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年,第一章,运动,直线,变速,高考
  • cover
【A级———夯实基础】 1.如图所示为飞机起飞时,在同一底片上相隔相等时间多次曝光“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间隔内,飞机的位移不断增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观察法”可以看出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若测出相邻两段位移之差都相等,则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若已知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出相邻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则可以用逐差法计算出飞机的加速度 D.若已知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出相邻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可以求出这两段总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 解析:飞机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在增大,可知飞机做加速直线运动,但是根据题意无法得出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若飞机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则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Δx已知,但曝光时间t不知道,无法求出加速度,故C错误;虽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但由于t不知道,无法求出两段总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故D错误。 答案:B 2.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大型客机,最大航程为5 555千米,最多载客190人,多项性能优于波音737和波音747。若C919的最小起飞(离地)速度为60 m/s,起飞跑道长2.5×103 m,C919起飞前的运动过程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若要C919起飞,则C919在跑道上的最小加速度为(  ) A.0.36 m/s2       B.0.72 m/s2 C.1.44 m/s2 D.2.88 m/s2 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2-v02=2ax可得,C919的最小起飞加速度a==0.72 m/s2,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3.(2022·浙江金华东阳中学高三月考)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x与时间t的关系为x=2+4t-t2(各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 m/s C.2 s末的速度大小减小为0 D.4 s末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处 解析:t=0和t=1 s时质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x0=2 m,x1=(2+4×1-12)m=5 m,所以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x1-x0=3 m,故A错误;前2 s内的位移大小为x2-x0=(2+4×2-22)m-2 m=4 m,故平均速度为v= m/s=2 m/s,故B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x=v0t+at2,对比x=2+4t-t2,可得质点初速度为4 m/s 加速度为-2 m/s2 ,所以减速为0时间为2 s,故C正确;4 s末质点的位置坐标为x4=(2+4×4-42)m=2 m,故D错误。 答案:C 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内的平均速度是8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4 m/s2 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2 m/s D.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7 m/s 解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第2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1.5 s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v1.5=2=8 m/s,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物体的加速度a== m/s2=4 m/s2,根据v=v0+at得物体零时刻的速度v0=v-at=6 m/s-4×1 m/s=2 m/s,故A错误,B正确;加速度为4 m/s2,知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量均为4 m/s,故C错误;前2 s内的位移x=v0t+at2=2×2 m+×4×22 m=12 m,则平均速度== m/s=6 m/s,故D错误。 答案:B 5.如图所示,一冰壶以速度v垂直边界进入三个矩形区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关于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v3=3∶2∶1 B.v1∶v2∶v3=∶∶1 C.t1∶t2∶t3=1∶∶ D.t1∶t2∶t3=1∶(-1)∶(-) 解析:因为冰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末速度为零,故可以看作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来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通过连续三段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1∶(-1)∶(-),故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