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84003

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0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135867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纲要,14课,朝前,中期,鼎盛,危机
  • cover
(课件网) 《大分流》 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发生后的许久,人们才会感觉到切肤之痛。 清朝统治使中国丧失了250年,而关键与西方的时间落差恰恰是康雍乾三代的138年。 ———戴逸谈康雍乾历史 彭慕兰的力作在国内引起了巨大轰动,这本书以中国与欧洲双向交互比较的方法,再次触动了国人最敏感的老话题――我们这个长期一直保持领先的古老文明,到了近代为什么突然“样样落后”了?本书经过比较研究,得出一个观点:18世纪是双方大分流的关键时期,古老的中国在近代化的新潮流面前应对失措、慢慢脱节,19世纪欧洲工业化充分发展以后,一个占支配地位的西欧中心崛起了。 《韦伯疑问》 纲要(上)第14课 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 -- -- -- 大分流———渐渐脱节的盛世 二、盛世之基 皇权专制双刃剑 课 标 要 求 通过了解清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清朝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一、盛世之疆 传统疆域焕新机 三、盛世之危 历史分流藏危机 盛世之疆 壹 1、经略四方定版图 2、疆域一统焕新机 1.经略四方定版图 材料一:在黄河发源之地,"数百里内溪涧交错,泉水甚多,冬令处处凝冰","马足倾滑,行走艰难"。过了巴颜哈拉,山势甚高,瘴气袭人,"人行寸步气喘,头目眩晕,肌肤浮肿"。"时青草未茂,马皆瘠疲,粮饷屡绝。"尽管客观条件如此恶劣,福康安军仍继续前进,每日寅时(下半夜一至三点)动身,行至戌时(下午七点)始停。不少清兵出口后即"冒寒患病","触染瘴病",终于用39 天,走完了平时西藏喇嘛须用一百二三十天的路程,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月二十日抵达拉萨,为及时奏报朝廷,调集兵马,驱逐廓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韩茹∶《略论福康安征剿廓尔喀》 材料二:面对强大的中国军队,廓尔喀人请降,归还掠夺的财物,上表纳贡。清军统帅福康安摩崖纪功后班师回朝,反击廓尔喀入侵的战争胜利结束。……清中央政府领导了这次抗击战争,指挥西藏政府和内地一些省份进行战争保障服务,掌握与廓尔喀的谈判签约,并在战后实施了一系列涉及西藏各个方面的措施,所以战争本身即证明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骆威∶《清代抗击廓尔喀侵藏战争背景及意义新探》 思考:分析清朝第二次抗击廓尔喀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1、福康安不计个人安危、指挥得当; 2、清军士兵的英勇斗争; 3、乾隆帝为首的中央政府的支持; 4、西藏本地人的支持等。 思考:分析中廓战争后,清朝统治西藏的政策有何变化 这种变化又有哪些作用 材料三:一七九二年制定,一七九三年颁行的(藏内善后章程》,对西藏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外事、司法等方面,都作了具体的规定,驻藏大臣统摄西藏地方的军政大权……乾隆对西藏的改革措施,使驻藏大臣的地位空前提高,几乎一切权力都统摄于驻藏大臣之手,比较康照、雍正两朝,乾隆朝的治藏政策要更加具体、完善。 ———张云侠;《略论清代驻藏大臣的设置、职权及有关问题》 参考答案∶变化———1、颁布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2、加强了驻藏大臣的权力,提高了其地位; 3、政策更加具体和完善等。 作用-—1、有利于西藏地区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2、巩固了西藏与中央的联系,促进了国家统一。 平定廓尔喀得胜图 材料四:清帝所主"大一统",将历代传统限定在长城以内的"中国"的政治与疆域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即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皆涵盖在"中国"之内,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帝"大一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