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84035

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17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91509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纲要,8课,三国,隋唐,文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昔在朗陵东, 学禅白眉空。 大地了镜彻, 回旋寄轮风。 —李白《赠溧阳 宋少府陟》 牛头见鹤林, 梯迳绕幽深。 春色浮山外, 天河宿殿阴。 传灯无白日, 布地有黄金。 休作狂歌老, 回看不住心。 —杜甫《望牛头寺》 学禅 “说佛”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入佛与佛教的本土化 (汉明)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愔等于彼遇见……二梵僧,乃邀还汉地,……二僧住处,今洛阳门白马寺也。 —慧皎《高僧传》 英少时好游侠,……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 —《后汉书·光武十王传》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在宫廷,而后在民间得到传播。 一·入佛与佛教的本土化 材料一: 归纳起来,约如:一、民间的信仰:因长期战争的结果,民不聊生。……人人信仰它可得身心的慰藉;二、知识分子的皈依:自东汉党锢之祸以来,汉初儒家传统的学说受政治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使人不能满足和信服。魏晋以来,……都纷纷寻觅思想的新方向,逃入玄谈的领域,与佛教传入的般若性空学说相遭遇,因此一拍即合,……便形成了遁世而逃入佛法的风气。 —改编自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依据材料一,说明佛教为什么能够在中国传播。 原因: 1.人们在战乱中寻求精神和灵魂的救赎; 2.佛教迎合了知识分子对思想新方向的要求; 一·入佛与佛教的本土化 佛教本土化是指佛教为适应所传地区的社会、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而发生的一切变化,既包括信仰、教义方面的变化,也包括组织、制度方面的变化。 —郑筱筠《世界佛教通史》 问题: 1.判断两张《观音图》的先后顺序? 2.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佛教的本土化 有胡须出现的更早 二·兴佛(魏晋南北朝时期) 慧远大师,博极群书,尤其深通三玄之学,并习道家方术,后因避乱南下,由玄入佛,从道安法师出家。与田园诗代表人物陶渊明、刘遗民等人有着密切往来,为净土宗创始者。 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 二·兴佛(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王羲之 《佛教遗经》 顾恺之《维摩诘像》(李公麟摹本,原作已无存) 二·兴佛(隋唐时期)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该? VS 顿悟 渐修 使高深难懂的佛学,一变为纯粹通俗的平民哲学 二·兴佛(隋唐时期) 颜真卿 《多宝塔碑》 柳公权 《金刚经碑》 僧人怀素 《自叙帖》 吴道子 《宝积宾伽 罗佛像》 三·求佛与传佛 法显 《佛国记》 玄奘 《大唐西域记》 伴随着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旋舞 与 胡麻饼 三·求佛与传佛 高僧鉴真6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他把医药学和佛教律宗传到了日本,将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日本,著名的有唐招提寺。 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这些交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求佛与传佛 使节、留学生、商人等等汇聚长安,使得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 四·反佛 材料二: 朕闻三代已前,未尝言佛,汉魏之后,像教浸兴。……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坏法害人,无逾此道。 —《旧唐书·武宗》 问题: 1.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面对这种现象,当时有些人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佛教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范缜《神灭论》 “三武灭佛” 佛教的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四·反佛 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