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9496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说明文阅读(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542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
  • cover
说明文阅读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把二氧化碳“捕回”海底》一文,回答第17—20题。(共8分) ①地下岩层深处,不但有珍贵的油气资源,也有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海洋油气钻探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捕获伴生的二氧化碳,将其封存在海底? ②6月1日,距离广东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上,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等设备依次启动,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后,通过二氧化碳回注井,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海床之下800多米的咸水层中,实现长期稳定封存。 ③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投用,也意味着我国初步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空白。项目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将超过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 ④二氧化碳顺利回注到海底地层,要突破哪些“关卡”? ⑤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存储位置。中国海油的专家们找到了一个状似倒扣“巨碗”的地质构造,具有自然封闭性,能实现二氧化碳长期稳定封存。 ⑥位置选好后,就要钻一口垂直深度近900米、水平位移超3000米的大位移井,建立一条向“巨碗”输送二氧化碳的通道。如此大的水平位移,井壁摩擦力成倍提高,钻井时很容易被卡住,加上海底浅层土质松软,钻井时井眼容易垮塌和漏失钻井液。 ⑦针对这些挑战,钻井专家定制了特制钻井液,既能抵抗酸性二氧化碳腐蚀,也能支撑井壁、润滑井眼,让二氧化碳回注之路通畅无阻。不仅如此,注气管柱还加装了光纤监测装置,每隔1米就有1个监测点,数千只敏锐的“眼睛”全方位观察管柱是否存在泄漏。 ⑧我国海域沉积盆地分布广、地层厚度大、构造底层圈闭多,具备二氧化碳封存的良好地质条件,封存潜力预测达2.58万亿吨,能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17.请分析文章以“把二氧化碳‘捕回’海底”为题的作用。(2分) 18.第③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9.二氧化碳顺利回注到海底地层,要突破哪些“关卡”?(2分) 20.请结合⑥-⑧段,举例分析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2分)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二)(共7分) 阅读《集成电路———社会信息化的“引擎”》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集成电路是通过在半导体基片上制作晶体管、电阻、电容和导线等,控制电子在固体中的运动,并封装在外壳内执行特定电路或系统功能的电子器件。人们由其形貌,给集成电路取了一个更形象的名字:芯片。 ②集成电路的主要基底材料,是地球上除氧之外含量最丰富的元素———硅。人们常见的砂石中,就含有硅元素。一块黑褐色的硅石片,看上去不起眼,但经过人们的创新设计和加工制造,便成为集成电路。自1958年集成电路发明以来,随着设计和制作技术不断进步,单一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就处理器而言呈每24个月增长一倍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现在,集成电路已经可以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上百亿个晶体管。 ③得益于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最初的电子管计算机,由约1.8万个电子管组成,占地150平方来,重30吨,耗电140千瓦,计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千次。如今,超级计算机计算速度可达每秒百亿次,并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研究、太空探索、基因测序、天气预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移动通信领域,也得益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进步,通信网络传输速率不断提高,第五代移动通信枝术(5G)已经普遍应用。 ④手机、电脑、卫星、高铁、工业机器人中的集成电路千差万别,但都做着类似的事:信息的获取、存结、处理和传输。以集成电路与软件构成的信息中枢,已经融入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