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996110

五年级上册5.16 应对自然灾害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日期:2025-10-03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595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五年级,上册,5.16,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 cover
第16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 设计依据 本课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5条“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的方法”。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带来的损失严重。由于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不足且应灾能力较低,很多人在灾害发生时不知所措,有的甚至选择错误的逃生方式,最终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破坏自然资源与环境,而且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给人们造成身心创伤,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面对自然灾害,我们需要加强防灾减灾教育,让学生从认知上了解我国的自然灾害,从意识与行动上提高防灾抗灾意识与能力,从情感态度上感受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话题,分别为“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防御自然灾害”和“不屈的抗灾精神”。第一个话题“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旨在让学生通过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分布情况;然后,通过我国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典型案例,了解自然灾害的表现及其带来的危害;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认识人为因素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第二个话题“防御自然灾害”,旨在让学生学习必要的防灾避险知识和有效运用阴灾避险的方法,以避免或减少灾害造成的伤害;通过绘制校园逃生图懂得借助逃生图转移到安全地带,树立防灾避灾意识;通过国家和社会为防灾避灾建立的各种防灾减灾工程及采取的法律措施,了解我国应对自然灾害采取的各种措施,认识到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减轻的。第三个话题“不屈的抗灾精神”,告诉学生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斗争。教材以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为例,通过抗灾救灾中不同群体和个体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悟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本节课学习第一个话题内容。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或多或少接触过不同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但大多数只留下很浅的印象。小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的成员,理应具备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自然灾害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对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贯彻落实。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灾害分布图,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2.通过交流,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和损失。 3.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约束自身破坏性行为。 五、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是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和损失,由此树立防灾意识。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展示、观看视频、现场体验等 教学准备 课前学习单、教学课件、黑板贴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个视频,我们一起来看。(播放洪水视频) 你看到了什么? 洪水到来的瞬间摧毁了地面上的一切。像洪水这样给人类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就是自然灾害。 板书:自然灾害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近自然灾害。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灾害的危害之大。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自然灾害我了解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的国家之一,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哪些呢 又是是如何分布的呢?我们一起通过这张自然灾害分布图来了解。 (一)出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1.小组合作探究: 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借助左下方的图示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2.谁愿意来分享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