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02465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短文二篇》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24499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短文二篇,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短文二篇 壹 复习巩固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课 文 注 释 五色交辉: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 歇:消散。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颓,坠落。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竞跃:竞相跳跃。 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译 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林,一年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的人了。 文学常识 (一)人物简介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   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二)书  ———书”即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 (三)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内容梳理 1.这篇短文文题的意思是什么? 作者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2.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哪一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3.本文点明中心的是哪一个字?本文共写了哪几种美?   本文点明中心的是“美”字。共写了山水映衬之美、色彩搭配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 4.试从“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称之美”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原文,体会作者写景之妙。 ①山水相映之美:山峻峭,水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②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林翠竹,四季都有。蓝天做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③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④动静相称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5.作者是怎样描绘景物的? 观察角度:有仰视(高峰入云),有俯视(清流见底) 时间跨度:有早晨(晓雾将歇),有黄昏(夕日欲颓) 景物状态:有静景(高峰……具备),      有动景(晓雾……竞跃) 感官冲击:有视觉(高峰入云),有听觉(猿鸟乱鸣) 6.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作者是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绘其美景的。 7.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写的?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全文抓住一个“美”字。描写了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等景物。它们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8.“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简要赏析“乱”和“竞”这两个字的妙处。   猿鸟的鸣叫声穿过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  ———乱”字,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竞”字,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