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框 在社会中成长 理解养成亲社会行为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理解社会化的含义。 问题1 问题2 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问题3 目标导学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在社区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东和伙伴们收获了很多“粉丝”,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姐姐”“墨哥哥”。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小东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大大提升。 P6运用你的经验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思考:小东和小伙伴们在活动中的付出是什么?收获是什么? 思考:你有类似的经历吗?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小城波尔,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例“狼孩儿”。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 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期盼回到森林。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她死时大概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孤儿院去抚养 ,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也只活了九年。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狼孩的故事 思考:结合教材第7页相关链接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社会化”的? 社会化: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知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P7相关链接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思考:在与“狼孩”成长的经历的比较中,谈谈一个人是如何实现社会化的? 社会化的途径: 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的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管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6:50 被闹钟叫醒,穿衣服,洗漱。 7:00 吃早餐 7:30 骑自行车上学 8:00 在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17:00 放学路上去超市买零食,到文具店买签字笔。 20:00 和家人看新闻节目,完成作业。 22:00 睡觉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思考:说说我们的一天中与社会的哪些行业产生了联系? 我的一天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农业、工业、建筑业、纺织业、五金业所提供的物品,社会不仅教会了我们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由此可以看出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2015年,“共享单车”这一新兴事物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它是一种绿色环保、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它能缓解交通拥堵,能辅助地铁、公交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它还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体现的是“互联网+”“共享经济”的模式,是积极的创新探索。我们需要共享单车。但在社会生活里,在共享单车的使用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不文明的现象。有人为了能够独享单车,私自给单车装上自己的锁具,恶意损坏二维码,把共享单车当作肆意发泄情绪的工具,拆解单车;有人为了自己方便,随意停放共享单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