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012663

【精品解析】人文地理(下册)第六单元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日期:2025-05-23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4533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问题,共同,关注,第三,全球性,对的
    人文地理(下册)第六单元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一、基础巩固 1.据图,我们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过度放牧→地表裸露→沙尘暴→重大损失 ①人类活动都会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 ②要科学合理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③人类活动须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④应该先发展经济,再保护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位于以色列的死海西岸.水位低的地方以平均每年下降超过1米的速度干涸。据悉,1950年以来,以色列这类地区水位已下降数十米。据此推断,当地最有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土地荒漠化 D.土壤污染 3.2019年12月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会议围绕三个主题进行:城市和电动交通、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蓝色经济”,与会者重点探讨和交流了如何加速世界经济的“脱碳”进程。这表明(  ) ①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 ②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 ③各国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已没有矛盾 ④环境问题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近年来,公共自行车的投放、节能公交车的使用等已经成为各困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交通方式的推广有利于(  ) ①完善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堵 ②减少能源消耗,杜绝汽车尾气 ③方便人们出行,利于节能减排 ④改善环境质量,体现以人为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拓展提升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12月上旬,英国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路上的行人小心翼翼地前行。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损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去世的超过4000人。 材料二:英国积极打造 “后煤炭经济”,于2015年12月关闭最后一家深层煤矿,终结煤炭时代。1956年英国通过《清洁空气法案》,明确在城市、村镇设立“烟雾控制区”,限定区内只能使用无烟燃料。20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大范围减少工厂、铁路城乡居民对煤炭的使用。20世纪50-90年代,英国相继在北海发现储量巨大的油气旧,获得清洁和廉价的替代能源,并建设了19个大型核电反应堆,保证了大量的电力供应,降低了煤炭使用减少后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遭遇了什么环境问题?说明这一环境问题引起的主要危害。 (2)英国积极打造“后煤炭经济”的做法,启示各国该如何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 (3)上述材料中英国的发展变化,给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什么警示? 三、基础巩固) 6.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有人总结出这样的说法: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这说明(  ) ①生存与温饱仍是现阶段重要的民生考量 ②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③不能以牺牲环境 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增长 ④保护环境就是为子孙后代建设“绿色银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0年1月,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北京市深入推进“一微克”行动,坚持日常抓、抓日常,细颗粒物年均浓度继续大幅下降,市民“蓝天幸福感"进一步增强,要继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北京市的这一做法主要表明(  ) A.解决环境问题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B.注重生态保护会降低市民生活品质 C.应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D.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不能相互协调 8.近年来,浙江省各地打响了全民参与的剿灭劣五类水攻坚战,各级政府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