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18339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6730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课,隋朝,统一,灭亡,教学设计
  • cover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历史已有一定了解。大部分学生对隋炀帝比较感兴趣,故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客观的评价隋炀帝。同时,七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讲课中采用图片与史料相结合的办法吸引学生注意。 二、教学目标 (一)唯物史观 通过对开皇之治和隋朝灭亡原因的分析,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二)史料实证 回忆魏晋南北朝的发展状况,初步掌握隋朝统一的历史过程。初步了解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度的创立等基本史事。 (三)历史解释 结合隋朝经济文化建设和隋末的社会状况,正确评价隋炀帝。 (四)家国情怀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理解隋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对于民族交融,国家统一的认同。科举制的创立和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古代人民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开通的意义的探讨。 难点:对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隋朝灭亡原因的理解。 四、教法学法 本节课为1课时,课型为新授课。教法主要有讲述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学法主要有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等。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978年,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出版了一本叫《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的书。哈特在全世界范围内,评选了100个对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最大的人,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曾经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的事情。书中有八位中国人入选这个排行榜,而隋文帝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他到底都做过什么事情才能入选其中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现代人对隋文帝的评价,吸引学生兴趣。 (二)讲授新课 1.伐陈建国终统一 (1)教师活动 出示隋朝建立的历史过程示意图,从东汉末年开始,封建割据势力一直占有巨大优势,三国两晋南北朝国家分裂战乱频繁,这期间尽管出现过西晋统一全国北魏与北周统一黄河流域,但或者时间短暂或者只局限于统一,那么,是谁真正统一了全国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本节课对此进行学习。 西魏 北周 隋 北朝:北魏 东魏 北齐 南北朝 南朝: 宋 齐 梁 陈 (2)学生活动 简单回顾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脉络,能概括出隋朝统一的过程 。 (3)教师活动 此时,杨坚坐拥天下,他统一了全国,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那么杨坚都通过了哪些措施来维护国家统一安定呢?(展示史书中有关隋文帝发展经济的措施,证明隋统一以后,国力昌盛。) 材料一:开呈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编订户籍) 材料二:冀州俗薄,市井多奸诈,煚(jiong)为铜斗铁尺,置之于肆,百姓便之。 ———《隋书赵煚列传》 (统一货币、度量衡) (4)学生活动 简单了解隋文帝稳固统治的措施,得出隋初户口滋盛,仓库盈积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记载,培养学生史料分析与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总结隋文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总体特点。 2.开创新举定伟业 (1)教师活动 (过渡:隋文帝所达到的这些伟大成就,是仅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吗?当然不是,他依靠的是大批人才,那么这些人才是怎样得到的呢?这就是接下来要学习的科举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历朝历代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巨大变化,在夏、商、西周时期主要实行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到了战国、秦、汉初时,采用了依靠军功的军功爵制;汉武帝开始,实行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选官的依据,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了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权力被世家大族所垄断。 材料一: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由各郡、州的中正官按家世、道德、才能的标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