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1870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第二章城市与环境单元检测+章末回(2份)

日期:2024-05-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15986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章末回,检测,单元,环境,城市,第二章
    单元检测(二)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50分)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同时,城市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城市化过程往往导致城乡间出现巨大差异,下列要素可能缩小城乡间差距的是(  ) ①建筑 ②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 ③交通 ④信息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在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  ) ①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 ②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 ③城市景观转变为乡村景观 ④区域文化特色得到强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3.城市化过程中往往出现压低地价招商引资的现象。从城市建设的角度讲,该现象对城市的影响是(  ) A.削弱城市发展后劲,透支城市未来的发展 B.蚕食耕地,危及粮食安全 C.抬高农民进城创业“门槛” D.城市空间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1~3.解析 第1题,城市化过程中,城乡间的建筑、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将出现较大差异,但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将使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第2题,城市化过程伴随着乡村景观转变为城市景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渗透,区域文化特色被弱化。第3题,“蚕食耕地,危及粮食安全”是从农业角度说的;“抬高农民进城创业‘门槛’”是城市建设巨额投资的结果;这种城市化过程往往只讲城市空间扩张,而忽略经济实力的提升。 答案 1.B 2.A 3.A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4~5题。 城市数目(个) 工业总产值(万元) 城市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比重(%) 1950年 1 12 12 2.7 1980年 3 19 65 38.6 2012年 8 35 83 67.8 4.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 A.城市数目 B.工业总产值 C.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比重 5.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 A.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D.城区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4~5.解析 第4题,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都反映了城市化的进程。第5题,由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环境质量较好,加之城区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交通联系的日益便捷,吸引了大量市区人口向小城镇和乡村地区迁移,城市人口减少,即逆城市化现象出现。 答案 4.B 5.C 读图“城市温度与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变化关系图”,回答6~7题。 6.下列判断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 ①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③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不相关 ④该城市职能为政治、文化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由此必然会带来的现象有(  ) 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②城郊间形成热力环流 ③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④城市环境恶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7.解析 第6题,从左图可以看出城市建成区面积越大,城市温度越高,城市热岛效应越明显;从右图可以看出城市人口越多,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温度越高。第7题,图示信息反映出城市面积增大,城市人口增加,因此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气温升高,城郊间必然形成热力环流。 答案 6.A 7.D “潮汐车道”是可变车道,是指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的情况,在有条件的道路,使某一车道不同时段内的行驶方向发生变化。据此回答8~9题。 8.“潮汐车道”设置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增大城市道路通行面积 B.减少城市交通事故 C.美化城市道路 D.合理配置道路资源 9.为了应对出行高峰,科学引导与缓解交通压力,2013年9月12日北京市首条“潮汐车道”正式开通。每日17时到20时,北京市朝阳路京广桥至慈云寺桥主路方向的一条社会车道改为“潮汐车道”,其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