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20487

2.3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课件 (共41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29450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喀斯特,海岸,冰川,地貌,课件,41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地理 湘教版(2019)必修一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 分别与“水”有什么样的关系? 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两大必要条件是什么? 3.峰林和孤峰有什么异同? 4.描述钙华和溶沟的形成过程? 5.列举溶洞内常见的喀斯特沉积地貌。 6.为什么喀斯特地貌区多是荒芜景观? 导学问题:  1、定义:  一、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2、分类: 具体类型 景观特征 喀斯特溶蚀地貌 溶沟 石质沟槽 石芽 凸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 峰林 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相对高度可超过100米 孤峰 孤立的石灰岩山峰 溶斗 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 地下溶洞 岩溶作用所形成的空洞 溶沟 石芽 峰林 孤峰 溶斗 地下溶洞 具体类型 景观特征 喀斯特沉积地貌 石钟乳 溶洞中倒悬在洞顶的尖锥体 石笋 溶洞中直立在洞底的尖锥体 石柱 溶洞中从顶垂直到地的沉积体(洞顶的石钟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体) 钙华(钙华坝 、钙华滩、钙华湖、钙华瀑布) 质硬、致密、形态多样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钙华 3.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石灰岩 的溶蚀和沉积过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①溶蚀作用: CO +HO +CaCO =Ca(HCO ) ②沉积作用: Ca(HCO ) =CaCO ↓+HO +CO ↑ 4.喀斯特作用的强弱及其影响因素: 岩石成分易溶 可溶性强 岩石空隙、裂隙大 透水性强 气温高、降水多 溶蚀速度快 水中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含量多 溶蚀力大 降水多、坡度大、 岩石空隙大 水的流动性强 喀斯特作用的强 5 .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土壤:土层薄,土壤贫瘠,植被少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畸岖 地质条件:复杂(崩塌、断层),多地质灾害 水文:溶斗、裂隙发育,地表水缺乏,多地下暗河 旅游资源:丰富 1.列举常见的海蚀地貌。 2.描述海蚀崖、海蚀平台的地貌特征。 3.描述海积地貌的成因,并说出常见 的海积地貌。 4.说明海滩和离岸堤的形成原因和 位置的差异。 导学问题: 二、海岸地貌: 1.海岸侵蚀地貌: 海浪对岩石的长时间侵蚀,岩石坚硬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了不同形状的海岸地貌。 随着海浪侵蚀作用的继续,海蚀地貌会不断演化,现在的海蚀崖将来有可能变成海蚀平台、海蚀穴或海蚀拱桥等。 常见的海蚀地貌有: 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穴和海蚀拱桥等。 海蚀崖 海蚀平台 海蚀柱 海蚀拱桥 海蚀柱 海蚀拱桥 海蚀崖 海蚀平台 2.海岸堆积地貌: 类型 特点 海岸类型 海滩 砾滩 海滩由颗粒较大的砾石组成 岩石海岸 沙滩 海滩由颗粒较小的沙粒组成 砂质海岸 泥滩 由淤泥组成 淤泥质海岸 沙坝 长条形堤状 砂质海岸 海滩 沙坝 不同类型的海岸比较类型 成因 特点 作用 典型 基岩海岸 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入海的边缘 地势险峻、坡陡水深、海岸曲折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砂质海岸 由砂石、沙子堆积而成 堆积物颗粗较粗,海阔平坦 海滨浴场 台湾岛西侧海岸 淤泥质海岸 平原河流携带的淤泥沉积而成 堆积物颗粗滩宽较细,海岸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 滩涂养殖 珠江三角海岸 生物海岸 红树林海岸 红树林和泥沼相结合的海岸 热带、亚热带较低纬度的海岸低洼地带 抵抗风浪,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湿地 广东、广西、海南岛沿岸 珊瑚礁海岸 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堆积而成 热带基岩海岸边缘 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袭,保护生物多样性 南沙群岛 知识拓展 1.说明冰川的分类和分布。 2.说出常见的冰川侵蚀地貌及其景 观特征。 3.描述冰碛地貌的形成条件。 4.说出冰碛湖和冰蚀湖形成过程的异同。 5.世界上哪些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