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26308

1.3.2氧化剂和还原剂 课件(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高一上学期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94432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2,学年,高一,-2019,人教,化学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00 学习目标 一 二 三 会判断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会比较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 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学习,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 01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 01 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四种物质 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的物质 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的物质 氧化剂和还原剂 01 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后的生成物 2.两种性质 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氧化剂的性质) 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还原剂的性质) 氧化剂和还原剂 01 相应关系 氧化剂和还原剂 01 思考与交流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越多,其还原性越强吗? 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越多,其氧化性越强吗? 氧化性、还原性只与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 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如Na>Al; 非金属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如Cl>S。 氧化剂和还原剂 01 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a.某些非金属单质,如O2、Cl2、Br2等; b.某些含氧酸:浓硫酸、HNO3、HClO等; c.含高价金属的盐:KMnO4、FeCl3等。 氧化剂和还原剂 01 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常见的还原剂 a.活泼金属单质,如Al、Zn、Fe等; b.某些非金属单质:C、H2等; c.含低价元素的化合物:CO、H2S、Fe2+等。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02 1.强弱律———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1)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判断 一般: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02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H+)Cu2+ Hg+ Ag+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增强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02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反应条件)的不同进行判断 同种氧化剂和不同的还原剂反应,易发生反应的还原剂的还原性强; 同种还原剂和不同的氧化剂反应,易发生反应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强。 例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可判断氧化性: KMnO4>MnO2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02 2.价态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张 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02 3.转化律———只适用于一种元素发生发生化合价改变的反应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 而不交叉; 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02 4.守恒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一定和氧化剂得到 电子总数相等。一般应用于有关计算。 归纳总结 03 归纳总结 0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原则 ①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表现为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②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③电荷守恒: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主要针对离子方程式。 归纳总结 03 (2)配平步骤(以C与HNO3反应为例) 归纳总结 03 (3)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与其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基本原理相同,都遵循得失电子守恒,但由于阴阳离子的存在,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还要遵循电荷守恒。 归纳总结 03 归纳总结 03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计算方法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2)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