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32616

5.2.3 社会行为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191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5.2.3,社会,行为,教案,人教,八年级
  • cover
第三节 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观察和群体组织特点的总结,分工合作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了解,使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增强集体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2.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教学难点 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施。 三、教学方法 小组探究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有没有观察过,蚂蚁等群体生物的生活方式吗。他们每个个体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师:在这个群体内的成员的工作分配是怎样的? 生:小组内讨论分析,回答。 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和补充。 (二)新课讲授 1.社会行为特征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社会行为吗? 生:营群体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师:想一想在刚才的蚁群中雌蚁、雄蚁、工蚁、兵蚁,它们的工作一样吗? 生:不一样的,工蚁的智能是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管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门的“产卵机器”,也叫后蚁。有时它的腹部膨胀得很大,不能移动。工蚁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 师:这可以说明什么呢? 生: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都有不同的工作。有着明确的分工。 师: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中还存在等级,如图中的狒狒。在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在群体中有着明显的等级分划。 师: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一下群体的特征吗? 生:有着明显的等级划分。 生:不同的个体之间的分工不同。 师:除了这两点外还有吗?我们说的是群体特征,所以最重要的一点是、 生:群体的存在,生物形成一定的组织形式。 2.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师:动物的群体生存方式有什么好处呢?展示企鹅、狼群、猴子等群体生活。学生总结群体生活的意义。 生: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群体生活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防御敌人,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师:我们之间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来联络交通,其他动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分析现象,说明交流方式。 师:蜜蜂的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可以告诉伙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雄黑鹳是用频频地点头来招呼雌黑鹳的,雄白鹳则是以上、下喙发出啪啪的响声来表示“欢迎”雌白鹳占巢。 生:动作。 师:蚂蚁外出寻找食物时,能够利用它的分泌物来标志路线,引导同巢的其他蚂蚁找到食物的所在地。 生:气味。 师:母鸡有多种不同的鸣声,而每一种鸣叫声表达不同的信息,有的叫声是召唤小鸡的,有的叫声表示找到了食物,有的叫声表示敌害即将来临。 生:声音。 师:蝙蝠、海豚是用回声定位来传递信息的。 生:超声。 师:这是动物间的交流和通讯,同学们可以说说什么是通讯。 生: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叫通讯。 师:下面我们通过对蚂蚁的行为研究,来探究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回忆探究实验的步骤。 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交流讨论。 师:请同学一小组的形式,来制定相应的计划。 生:小组讨论,制定相关的实验计划。 师:这个实验由于条件的不允许我们就不再课堂上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