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040673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复习专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日期:2025-11-25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4581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社会,九年级,一册,复习,专题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复习专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单选题 1.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创办刊物《劳动界》。《劳动界》很快从上海传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间成为湖南销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这说明,当时(  ) A.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 B.工人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力 C.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 D.北伐战争成舆论关注热点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创办刊物《劳动界》。《劳动界》很快从上海传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间成为湖南销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这说明,当时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 A项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项工人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力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是在1921年,不符合题意; D项北伐战争成舆论关注热点错误,北伐战争是在1926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如下图可以看出1916年胡适提倡(  ) A.民主 B.科学 C.新文学 D.新道德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胡适提倡新文学,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史实, C项正确;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B项; 材料中没有涉及新道德的相关知识,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史实,分析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白话诗”“文学革命”等关键词即可作答。 3.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新”在(  ) A.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 B.倡导了三民主义思想 C.树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D.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选项A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口号的是洋务运动,排除; 选项B倡导三民主义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排除; 选项D建立苏维埃政权与新文化运动无光,排除; 明确提出了“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4.习近平指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下列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变法图强,维新变法”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举行示威游行, 掀起了五四运动。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为口号。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D项符合题意;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旨在推翻当时中国由满族所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政府,恢复中国各民族本身的民族文化传统,建立由汉族掌权的新政府,无法体现民族团结。A不合题意; “变法图强,维新变法”是晚清时期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属于清政府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不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B不合题意;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严复在翻译的《天演论》中提出的,目的是帮助清政府探索富强之道,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关系并不是很大。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口号、影响即可解答同类试题。 5.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