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46367

15驿路梨花说课稿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286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驿路,梨花,课稿
  • cover
驿路梨花说课稿 一、说教材 1.《驿路梨花》是部编教材初中语文七下第四单元的第二篇教读课文,是军旅作家彭荆风1977年发表于《光明日报》的作品。 2.本单元所选四篇文章,体裁不尽相同,有叙事的,有议论的,有文言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3.《驿路梨花》以小茅屋为中心,讲述了以梨花姑娘为代表的一群人建造和照料小茅屋的感人事迹,以新的角度和深度讴歌了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揭示了雷锋精神经久不衰、正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的主题。 二、说目标 1.运用略读方法, 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 2.通过梳理时间点,体会文章巧妙的构思,把握设置悬念、运用插叙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写法,理解 “梨花”的象征意思和作用。 3. 体会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以及文章描写的朴实民风,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三、说学法 1.略读方法: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筛选出表格中需要的信息。 2.细节推敲法:通过对时间词、描写梨花的句子的推敲琢磨,体会本文设置悬念、象征手法的运用。 3. 讨论探究法:学生主要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在多向互动中突破学习难点。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云南哀牢山深处,在人迹罕至的茂密树林里,一片美丽的梨花掩映着一座小草房,它的主人是谁?它见证了怎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驿路梨花) 理清思路 顺序 人物 事件 做好事的目的 时间 请看课文标题“驿路”,请孩子结合注释解释驿路的意思。请略读课文,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并填表。同时呈现略读知识卡片。 略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它要求我们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研读驿路 1.请重点关注表格中的时间,引出插叙。 夕阳西下 这天夜里 第二天早上 上个月 几年前 十多年前 从那以后 根据这些时间词,学生理出事情发展的顺序: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我们”路过这里住宿,瑶族老人送大米,一起修葺了小茅屋。而文章写作顺序则是以“我”和老余的行踪为主线,瑶族老人的借住、梨花姑娘照料小屋 、解放军建小屋都是以语言描写的方式穿插在其中,即采用了插叙。同时呈现插叙知识卡片。 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作用:丰富内容,深化主旨,行文起伏。 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驿路上的小屋展开。 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的问题产生了哪些疑问,画出思维导图,从而引出悬念。(板书:在题目驿路的下面画出思维导图) 第8段“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第一个悬念 第17段“主人家是谁?” 第二个悬念 第33段“你们要在这里长住?”(为什么建小屋?) 第三个悬念 设置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作用: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那么谁才是小屋的主人呢 回到最初的表格,我们看到:“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 所有为小茅屋做过好事的人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我不由想起了作者曾说过:“我从前走在云南的哀牢山、无量山、乌蒙山、澜沧大黑山那些大山里,尽管山野荒僻,四周无人,但是都会在关键的地段,突然遇见这样无人看守、却能长久在风霜雨雪中存在的小茅屋……时常想着,应该怎样通过文学作品把边地人民这种流传已久的朴实美德传播开去……我愿不断发现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