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47258

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学课件(27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271256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纲要,14课,朝前,中期,鼎盛,危机
  • cover
(课件网) 粮食产量 世界第一 人口约3亿,占全世界9亿人口的1/3 对外贸易出超量世界第一 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 1662年 1640年 英国革命 1795年 1789年 法国大革命 康乾时期 康乾盛世 “盛”在哪里? 但,40多年后,出现了鸦片战争, 曾经动乱的国家却向盛世王朝发起了冲击,这是为什么?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清朝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辉煌与沉沦:康乾盛世何以成为烈日余晖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壹 残阳如血呈辉煌 ———盛世之治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壹 残阳如血呈辉煌 盛世之治 康熙帝 1662年-1722年 (在位61年) 雍正帝 1723年-1735年 (在位13年) 乾隆帝 1736年-1795年 (在位60年) 盛世,指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统治集团文治武功达到一定水平、保持国家繁荣昌盛的社会现象。 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且东西南朔,“四夷咸服”; 论财力,“内外度支,有盈无细,府库所贮,月羡岁增”,经济总量占居世界首位; 论人口,从1700年到1794年的不足白年时问里已不止翻了一番,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 论城市,当时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上海社科院周武《论康乾盛世》 何为盛世?清朝前中期出现盛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出现盛世的原因是什么? 任务1.1: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和地图,归纳清朝面临的边疆问题,然后列举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认识其特点。 探究1:清朝疆域治理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壹 残阳如血呈辉煌 盛世之治 壹 残阳如血呈辉煌 盛世之治 治理西藏 册封达赖和班禅; 派遣驻藏大臣;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治理新疆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 反击沙俄 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边界。 收复与管辖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治理西南 改土归流 治理蒙古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设立盟旗两级单位治理。 抗击沙俄,签订条约; 法律固疆,边界意识。 问题1:阅读教材83-84页内容,归纳清朝面临的边疆问题有哪些?(小组合作) 问题2:清政府针对这些边疆问题采取什么措施?其措施有什么特点 (小组合作) 清朝形势图(1820年) 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东南:郑氏后裔反清势力占据台湾 2.东北:外来势力侵占领土 3.新疆:少数民族叛乱 4.西南地区:地方势力 新疆、西藏历来就是中领土的一部分。 特点: 恩威并施、方式多样 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壹 残阳如血呈辉煌 盛世之治 有疆无界 中原统一王朝政权 明朝形势图(1443年) 草原游牧政权 清朝形势图(1820年) 有疆有界,疆界分明 问题3:对比地图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前中期加强边疆治理的意义。 从有疆无界———有疆有界、疆界分明,原本含混不清的传统王朝边界开始清晰,是传统王朝边界向近代主权国家边界转型的开端。 壹 残阳如血呈辉煌 盛世之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清朝形势图(1820年) 西跨葱岭 西北至巴勒喀什池 北接西伯利亚 南至南海诸岛 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问题3:对比地图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前中期加强边疆治理的意义。 我国最西端位置在帕尔米高原上 我国最北端位置在漠河县北部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