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47273

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325318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纲要,PPT,27张,课件,危机,鼎盛
  • cover
(课件网) 清朝前中期的 鼎盛与危机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对的挑战 第14课 西汉 唐朝 清朝 中国古代出现过哪几个盛世? 汉武盛世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康乾盛世 盛世 指在较长时间内统治集团文治武功到达一定水平、保持国家繁荣昌盛的社会现象。 《中外历史纲要》p21【学习聚焦】 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中外历史纲要》p33【学习聚焦】 唐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为什么清朝前中期的中国社会被“康乾盛世”?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清朝是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课标要求 学习内容 一、“盛世”表现:康乾盛世的多面表现 二、“盛世”保障: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三、“盛世”危局:统治危机的初显 壹 “盛世”表现 康乾盛世的多面表现 材料1: 第一,稳定的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第二,人口突破三亿; 第三,经济发展,城镇繁荣,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第四,国家财政储备雄厚; 第五,《四库全书》等著名的大型文化工程的完成; 第六,在周边各国及全世界都具有很高的地位与美好的形象。 ———摘编自郭成康等《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一、“盛世”表现:康乾盛世的多面表现 户部右侍郎于敏中赋诗称颂乾隆皇帝云: “觐光扬烈,继祖宗未经之宏规;轹古凌今,觐史册罕逢之盛世。” 经略边疆 奠定版图 社会 经济 文化 国际形象 一、“盛世”表现:康乾盛世的多面表现 康雍乾时期的疆域奠定 ◎《康熙皇舆全览图》 ◎《乾隆内府舆图》 《乾隆内府舆图》的绘制上补足了《康熙皇舆全览图》中缺少新疆、西藏部分地区的测绘。 该时期统治者在治理边疆上做出哪些努力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 为什么康熙时期没有对新疆、西藏部分地区进行实测? 地区叛乱 蒙古 1757年击败准噶尔部 设立盟、旗二级统治 新疆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 西藏 政府册封达赖班禅 1727年派遣驻藏大臣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材料2: (一)大皇帝特赐一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签牌上,放进瓶内,由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掣签认定。 …… (十)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共同协商处理政事,所有噶伦以下的首脑及办事人员以至活佛,皆是隶属关系,无论大小都得服从驻藏大臣。 ———节选自《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 西南地区 改土归流 “土” 承袭制的土司制度 “流” 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 改 强化中央统治、推动社会进步 留有土舍、土目等残余 在内地设立18省 分设巡抚、总督治理 少数民族地区 设置理藩院专管民族事务 因地制宜 因俗而治 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 治理形式多样 边疆政策特点 一、“盛世”表现:康乾盛世的多面表现 康雍乾时期的疆域奠定 地域 疆域治理措施 新疆 平定→设伊犁将军 蒙古 平定→设盟、旗二级统治 西藏 册封、派遣驻藏大臣、颁布《章程》 西南地区 改土归流 少数民族地区 设置理藩院专管民族事务 内地十八省 分设巡抚,总督治理 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 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雅克萨之战爆发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