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50236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共18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66583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高中,中国,18张,文明建设,精神,法治
  • cover
(课件网)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课标: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素养:1.按阶段分期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治建设的基本历程,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依法治国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2.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从“家国情———角度认识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从“法制”到“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一)法治建设的开端———1949.9: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等重要文件 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一、从“法制”到“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二)法治建设的初创———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 1、成就:①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2、 意义: ①确立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立法、司法制度 ②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一、从“法制”到“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二)法治建设的初创———20世纪50年代 第一条 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 第三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 第七条 夫妻为共同生活的伴侣,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七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思考:根据《婚姻法》的内容,分析“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 3、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 (三)法治建设的破坏———1966-1976:文革时期 文革时期,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悲愤地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要罢免我,要通过全国人大,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民主和法制不健全; 民主和法制观念淡薄。 一、从“法制”到“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四)法治建设的新发展———1978-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 1、成就:①1978.12:提出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②198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旧刑法) ③198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④198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⑤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⑥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2、 意义: 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发展时期 1982年宪法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序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序言 1954年宪法 思考:比较两部宪法,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一、从“法制”到“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四)法治建设的新发展———1978-20世纪90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