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50453

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系列 第七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复习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2次 大小:9214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地质,解析,习学,灾害,高三
  • cover
第二节 地质灾害 课标要求 命题趋势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1.基础性考法:依据图文资料,分析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2.综合性考法:结合具体区域,理解区域特征与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3.创新性考法:结合案例,辩证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1 地震灾害 【必备知识 排查】 1.地震的成因与分布: 2.震级和烈度: 项目 震级 烈度 含义 表示地震强弱的量度 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 特点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影响 因素 取决于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 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 3.危害: 直接危害 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间接危害 破坏当地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次生灾害 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思考】 我国多地震灾害的原因。 提示:我国东南地区处于环太平洋地带,西部地区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故地震多发。 【点拨】 地震构造 C震源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B震中 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 BC震源深度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AB震中距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D等震线 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核心要点 突破】 1.影响烈度的因素: 因素 具体影响 震级 震级越大,破坏程度越大 震中距 震中距越近,破坏程度越大 震源深浅 震源越浅,破坏程度越大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越稳定,破坏程度越小 建筑的稳定程度 地面建筑物越坚固,稳定程度越高,破坏程度越小 2.我国地震多发区: 3.我国地震灾情: (1)特点:东重西轻,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2)地震灾情的变化。 ①人员伤亡有所减少。原因是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 ②经济损失加重趋势。原因是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 【高考预测 精练】   (2022·台州模拟)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震中距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海岸约160千米)发生40年来最强地震(美国地震情报中心测得震级为8.7级,中国测得震级为8.5级)。地震在印度洋海域引发的海啸袭击了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据此完成1、2题。 1.地震发生时,美国测得的震级与中国测得的不同,原因是 (  ) A.震中距不同 B.测量中的误差 C.两国的破坏程度不同 D.采用的震级标准不同 2.此次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罕见的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有 (  ) ①震级较高 ②震中距印度尼西亚等国较近 ③建筑物抗震性差 ④地震突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1选B,2选D。第1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发生时,美国测得的震级与中国测得的不同,是测量中的误差造成的。震中距不同、两国的破坏程度不同不影响震级测定。采用的震级标准是相同的。第2题,此次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罕见的人员伤亡,原因有震级较高,海啸强度巨大,①正确;震中距印度尼西亚等国较近,对其人员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大,②正确;印度尼西亚经济落后,建筑物抗震性差,受灾严重,③正确;地震突发,预备不足,灾情较重,④正确。   2022年6月24日,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安克雷奇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完成3、4题。 3.此次地震是由 (  ) A.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引起 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引起 C.太平洋板块和北冰洋板块碰撞引起 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引起 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本次地震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  ) 【解析】3选A,4选D。第3题,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