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50468

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系列 第十八章 第二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复习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1次 大小:6636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资源,解析,习学,安全,粮食
  • cover
第二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课标要求 命题趋势 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1.基础性考法:厘清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2.综合性考法:理解耕地资源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构想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 3.创新性考法:结合生产、生活情境,阐释耕地资源、粮食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区别个人、社会和国家在保护耕地资源中应当承担的责任。 考点1 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1.中国的粮食安全: (1)粮食安全。 项目 内容 含义 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 环节 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进出口 地位 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 立场 《中国的粮食问题》———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2)四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 (3)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 公式 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单位耕地面积产量 影响 因素 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耕地所在区域的热量、水和光照等资源的时空配置 2.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特征: (1)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2)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 (3)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4)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填绘】 把教材图2.23饼状图转化为柱状图 提示: 【思考】 如何理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提示: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安全涉及人类最基本权利的保障,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强盛。 【点拨】 影响我国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生物因素等。 (2)人为因素:技术、社会经济因素等。 1.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特征: 特征 具体表现 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随人口持续增长和各类建设用地的扩展,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 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严重 约70%耕地为中、低产田 已垦耕地存在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肥力降低等问题 遭受“三废”、化肥和农药残留、农膜等污染 续表 特征 具体表现 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约90%分布在季风气候区,70%以上在东部平原丘陵区 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水热有限,以旱地为主。西北地区分布在水源较好的绿洲 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受季风气候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 2.耕地资源的价值: 价值 内容 经济价值 产出效益可以年复一年获得 社会价值 农民生活、就业、养老的重要依靠,维护社会稳定 生态价值 调节气候、净化环境、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知识拓展】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地区 土地退化现象 西北地区 以荒漠化(风蚀)、草场退化为主 北方地区 以次生盐渍化和土壤侵蚀为主 南方地区 以土壤侵蚀和污染为主 青藏地区 以寒漠化(荒漠化的一种)为主 角度1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特征   (2022·新疆联考)读我国粮食主产区1985年和2015年粮食产量(亿吨)变化表,据此完成1~3题。 地区 1985年 2015年 东北地区 0.36 1.20 黄淮海区 0.82 1.44 长江中下游区 0.77 0.99 江南区和华南区 0.93 0.96 全国 3.79 6.21 1.表中数据反映出,1985-2015年 (  ) A.黄淮海区产量增幅最大 B.粮食生产重心向北迁移 C.上述地区粮食在全国的占比增加 D.我国粮食产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2.相较于南方地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最大的优势是 (  ) A.病虫害少 B.土壤肥沃 C.技术先进 D.地广人稀 3.这种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带来的显著影响是 (  ) A.水土资源不匹配加剧 B.减少粮食的运输 C.农业土地利用率提高 D.提高机械化生产率 【解析】1选B,2选D,3选A。第1题,由表中数据可知,1985—20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