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50525

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系列 第十一章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复习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2次 大小:9960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交通运输,解析,习学,影响,布局
  • cover
第十一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课标要求 命题趋势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基础性考法:结合图示和材料,说明某交通线路或站点的区位特点。 2.综合性考法: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和区域发展需求,准确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及合理进行交通布局。 3.创新性考法:能够从区域空间格局、空间联系的视角,认识交通运输线或点的位置等信息,分析区域交通布局状况;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考点1 交通运输布局 【必备知识 排查】 1.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区位: 因素 3.布局原则: 【点拨】 交通运输布局需重点关注的方面 (1)点:城市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 (2)线:在相邻重要城市之间,往往需要布局多条平行的交通线,才能满足两城市间庞大的交通运输需求。 (3)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 ①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②交通运输布局还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 【高考真题 剖析】  (2021·全国乙卷)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1)~(3)题。 (1)建设陆港使海港 (  ) ①扩大承载规模 ②缓解用地紧张 ③增加用地成本 ④提高设备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  ) A.缓解交通拥堵 B.提高通关效率 C.拓展腹地范围 D.减少环境污染 (3)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 A.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 C.资源加工产业 D.前瞻性产业 [考场速解模式] 抓 信 息 ①地点→距离海港一定距离的内陆地区 ②事象→陆港的条件及对海港的影响 ③考查→港口的发展和影响港口建设的条件 建 联 系 第(1)题:陆港可以在海港以外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提升了海港的服务能力→影响范围更大→扩大海港承载规模。不需要扩大海港的规模→减少土地使用→缓解用地紧张的问题 第(2)题:远海陆港距海港远→使港口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展腹地范围 第(3)题:远海陆港距离海港远→交通不便→发展对时间要求不严格的资源加工产业 【解析】(1)选A, (2)选C, (3)选C。第(1)题,由材料“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可知,陆港的建设提升了海港的服务能力,影响范围更大,扩大了承载规模,①正确;由材料“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可知,陆港的建设可以缓解海港的用地紧张,降低用地成本,②正确,③错误;陆港的建设与设备水平无关,④错误。第(2)题,陆港可以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与海港的距离更远,因此扩大了海港的服务区域,即海港的腹地范围;近海陆港和远海陆港都能提高通关效率,缓解海港的交通运输压力;环境污染与陆港远近无关。第(3)题,远海陆港距离海港远,资源加工产业对时间要求不严格,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服务外包、高科技、前瞻性产业时效性强,需要更快速便捷的交通。 【核心要点 突破】 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2.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站 点 港口 车站 航空港 自 然 因 素 ①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②平原地形对港口设备、建筑和城市平面布局有利,河流入海口处港口航道往往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因素影响较大 社 会 经 济 技 术 因 素 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②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