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7060998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8689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历史
,
纲要
,
中外
,
必修
,
编版
,
统编
《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一)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二)课标要求分析:了解中国军民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特点,真正理解和体会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意义;知道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口号下,实现两党第二次合作对于推动全国各界走向全面抗战、全民抗战的意义,这是抗日战争能坚持14年之久并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知道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方针对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的深远意义,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中流砥柱作用的理解。 教材内容分析 (一)子目间的逻辑关系 本课设置四个子目: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在战争形态方面的显著特点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存,国内战场和国外战场并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对日作战中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费穿整个抗战时期。 (二)各子目内容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第一子目“正面战场的抗战”,从记述的时间段看,主要涵盖抗战的防御和相持阶段。抗战前期,国民觉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大会战,在付出较大伤亡的同时,牵制了日军主力,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有着重大意义。尽管国民政府曾经实行消极抗战,但广大爱国官兵英勇杀敌,流血牺牲,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第二子目“敌后战场的抗战”介绍了敌后战场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系列抗日根据地。抗战进人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承受了更大的压力,逐步成为主要战场,粉碎日军多次“扫荡”。敌后战场的抗日军民同样什出了巨大牺牲,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子目“东方主战场”讲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以一己之力单独抗击日本法西斯的疯狂入侵。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中国是重要成员。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废除旧约,签订新约,联合召开重大国际会议,共同商讨对日作战及战后处置日本的基本策略。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中国战场抗击大量日军,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第四子目“抗日战争的胜利”指出,中共七大为抗日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美国和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合作,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就中国国内而言,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就国际而言,中国的抗日战争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让学生以时间轴形式梳理1937年至1945年中国和世界重要事件时序,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通过史料阅读、教师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抗战下中国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党派人士、少数民族、海外华侨和普通民众等不同群体的支持和贡献,理解人民群众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通过图片、材料分析解读和教师讲述,使学生知道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中国战场属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9-20)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35张PPT)(2025-09-20)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28张PPT)(2025-09-20)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2期统练(开学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20)
河北省河北定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9-2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