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067558

人美版 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7课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日期:2025-09-2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3877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美,装上,格式,教学设计,故事,17课
  • cover
《绣在服装上的故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认识了解苗族的服饰文化,感受服饰纹样图案的深刻内涵与美感,掌握纹样设计思路与技巧。 通过“做中学”的活动设计,观察、赏析与探究苗族服饰文化,运用所学知识,创新设计苗族文创产品,并讲解作品设计寓意。 体验设计的乐趣,提高审美情趣与创新意识,锻炼观察与表达能力,提高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和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 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苗族形式多样、制作精美、色彩瑰丽、具有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的图案纹样的服饰,了解有关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 难点:纹样形象的特点、寓意和对比色的运用。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主体地位) 教师活动(指导作用) 教学意图 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进入角色,观察图中餐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并回答。 初步了解苗族非遗文化的魅力。 以“非遗文创设计大赛”为学习动机,走进课题“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创设情境: 请用你们明亮的眼睛观察图中的必胜客餐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归纳总结:图中所出现的花纹是我们中国民族纹样,这也是成都首家“沉浸式非遗光影餐厅”,人们不知不觉间,就在最时髦的氛围里,体验了一把传统文化的魅力。 故事导入: 时序轮替,非遗如初。有这样一个民族,它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用 一根针、一段线、一双手、一挑一扎、一勾一盘、绣出山川草木、纹样图腾。他们在服饰上记录着几千年来的民族历史,这就是苗族。 恰逢非遗文创设计大赛即将开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将历史穿在身上的民族,去探索那些被“绣在服装上的故事”吧! 从生活常见的餐厅入手,提高学生互动性与参与度,在餐厅中参观博物馆,让学生提高好奇度。 活动中感知教学情境,以便接下来更好的接触课堂新知。 新课讲授 观看视频,知悉苗族的历史文化。 知悉苗族如何将自己的历史文化记录在民族服饰上。 一、苗族历史简介: 视频导入:苗族,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苗装,苗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是苗族永远走动的民族的鲜明族徽。 通过视频,我们看到多姿多彩的服饰承载着苗族历经磨难的历史变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古往今来生活环境的浓缩。 通过视频直观地了解苗族独有的历史文化。 独立思考 分析问题 认识服饰背后蕴含着民族的迁徙史。 观察服饰部分图片,分析查找图中的几何线条种类,探索其分别象征着水波纹、山脉纹、平原纹,代表着民族漫长的迁徙史。 观察服饰部分图片,找出图中绘制的动物纹样,分析理解纹样背后的寓意。 了解苗族对部分动物有着强烈的图腾崇拜感,知悉部分神话传说,更深刻地了解苗族历史文化。 深刻认识苗族服饰上的图案的来源与背后寓意。 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刺绣,探究其特征。 观察、思考服饰图案在构图上有何特点,并回答。 知悉苗族服饰图案在设计上有着一定的规律,讲究“规整性”和“对称性”。 观察、思考服饰图案在色彩上有何特点,并回答。 知悉苗族服饰用色大胆, 喜用红、黄、蓝、黑、白,善用对比色加强色彩间的对比,视觉效果强烈。 二、苗族服饰探究: (一)图案美———图腾崇拜、迁徙历史 图案背后的寓意: 迁徙历史: “穿”乘千年,虽然没有本民族的文学,但是苗族仅凭强烈的认同感,靠世代口传身授,将流传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迁徙漂泊的路线等点滴融进服饰文化当中。 几何纹:几何纹是人类最古老的纹饰之一,苗族用水波纹、山脉纹、平原纹等牢记跋涉的艰辛,便将沿途所见的花草植物描绘在衣裙之上,以寄托绵绵的古老情思。简单的线条组合变化,背后却是苗族人用心血绣染出的民族史书。 图腾崇拜: 苗族信奉“万物有灵”,把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认为人也能创造出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